艺术|传统艺术玩转新花样 他把年画做成了表情包( 二 )


追年画的故事
当年画变成了只有收藏家、艺术家和小部分爱好家才关注的东西时 , 张光宁是愤怒的 。 “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来自民间最底层的艺术 , 其中能看见中国文化的变迁 , 承载着不同时期中国百姓的不同愿望和追求 。 ”
张光宁将中国传统文化分成了两大类 , 他认为 , 一类是权贵文化 , 代表着官方 , 一类是下里巴人文化 , 代表着民间 , 二者之间 , 他更看重民间文化的发掘和继承 。 张光宁说:“这是代表人民的最朴素的愿望和追求 。 ”
刚开始的几年 , 张光宁老喜欢全国各地到处跑 , 有时候一个人 , 一个背包 , 一辆摩托车 , 就足够 。 那时候去的重庆梁平 , 张光宁为了节省路费 , 坐的是夜里的绿皮火车 , 他的腿被铁道与车厢接口的地方割掉了一大块皮 , 因为是冬天 , 皮肤冻得失去了知觉 , 直到下车缓过来 , 才开始觉得刺痛 。 “差点溃疡了 , 但好在后来找到了当地的收藏人 , 就大早上开着摩托车 , 两人在田埂上跑 , 田埂很窄 , 但我心情特别激动 。 ”
还有一年 , 张光宁跑到了湖南隆回县 , “现在比较少听见了 , 那里叫隆回年画 , 他们的年画需要在印刷的纸上刷上一层白泥 , 出来的效果就特别好看 , 自然做旧的感觉 , 我特别喜欢 。 ”张光宁三天两头往那里跑 , 就想找出隆回年画的秘密 。
后来 , 他跟着当地人去山上挖土才知道 , 原来这个白泥是一种瓷土 , 里头含有金属铝 , 就存在于山的夹缝里面 , 一层一层的 , 需要掏出来背到山下 , 再放水里捣烂了用筛子过一遍 , 最后用在印刷的纸上 。 张光宁说:“到全国各地采风 , 收集民间第一手资料 , 让我感觉就跟拍电影一样 , 这种体验是很幸福的 。 ”
传统有迹可循
俗话说 , 南桃北柳论画庄 , 农家年画数武强 。 在中国平常会有“四大年画”的提法 , 分别是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和潍坊杨家埠 , 但张光宁却不认同 , 他说:“中国很多地方都生产年画 , 不只有这四个地方 , 也不止这四处的年画才出彩 , 在我看来只是风格不同罢了 , 故事也不一样 , 但不存在优劣 。 比如湖南、广东、福建这些地方的年画也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 ”
在张光宁看来 , 年画并无优劣 , 他的馆藏里 , 有着来自中国近20个地方的年画 , 这是他十几年来亲自探访搜集来的 , 有的是花了大几千买的 , 他说:“都是我自费收来的 , 花了很多心思和功夫 , 我敢说我这里的年画 , 甚至比现在一些年画博物馆都要全 。 ”
张光宁在让传统年画回归的这条路上 , 不断探索 。 馆藏内展示着土地爷、财神爷等古时候民间侍奉的一众神祇 , 以黑白或彩色线条撞进来者的眼球 , 用那悠久神秘的图腾 , 吸引人停下脚步 。 在这里 , 可以看到最古老厚重的年画题材 , 听见刻刀碰撞木板的声音与呼吸同频 , 当古老被唤醒 , 历史被激活 , 一切遥远的事物都变得近在眼前 。
艺术|传统艺术玩转新花样 他把年画做成了表情包
文章图片

木刻雕版一一门神 。 受访者供图
“人对土地爷的感情是最深的 , 人们把他当作保佑一方水土的神 , 因为他养育万物 , 与天齐平 。 ”张光宁介绍 , 从年画中就可以窥见 , 祈求平安、风调雨顺 , 是古时人们对生活幸福感的理解 , “从年画中是可以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 他们的精神寄托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 。 ”
张光宁喜欢研究年画背后的故事 , 喜欢搜集有趣的历史片段 , 他说:“年画不比其他需要精炼技艺的非遗 , 它被允许是粗糙的 , 因为是它背后的文化符号赋于它真正的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