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音乐领域人工智能:是巴赫、贝多芬还是机器人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一点,人工智能(AI)对于音乐来说是一件好事 。
关于音乐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误解并不少 。人们认为AI涉足音乐行业是一个新兴事物,但实际上它已经六十多岁了 。在1957年,当Lejaren Hiller和Leonard Isaacson开发了一个作曲程序并制作了《伊利亚克弦乐四重奏组曲》时,人工智能以作曲家的身份首次进入音乐领域 。只是如今人工智能更多已经从事客户服务、内容营销、人力资源和医疗保健等领域 。
巴赫|音乐领域人工智能:是巴赫、贝多芬还是机器人
文章图片
Lejaren Hiller和Leonard Isaacson
通常人们认为AI只适合电子音乐或实验音乐 。这是有道理的,尽管人工智能作曲软件可以通过模仿莫扎特来通过图灵测试 。但如果将它取代作曲家和词曲作者,这大概会把音乐变成一种没有灵魂、呆滞的作品 。
人们对音乐的珍视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一种艺术形式,大多数人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之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这不仅适用于特定的歌曲和音乐家,也适用于音乐格式本身 。众所周知,发烧友是黑胶唱片的坚定捍卫者,是MP3的批评者 。即使对非发烧友来说,现场音乐也比手机音乐来的更有感染力,这是一种个人感受 。
人工智能是音乐行业的福音
几乎在音乐史上的每一个时刻,新技术的引入都似乎是对艺术形式纯洁性的破坏和对人类情感的泯灭 。这甚至适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声机的发明和唱片音乐的出现 。当时人们担心录制的音乐会破坏普通人学习乐器的欲望,并腐蚀每个人的大脑 。
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已经在面向听众的音乐方面进行了相当有益尝试 。当你用手机聆听某类型音乐或歌曲时,它会给你推荐更多内容,这就是人工智能在音乐中的作用之一 。人工智能推荐服务在面向听众的流媒体服务平台中无处不在 。每当粉丝购买一张他们在算法生成的播放列表中第一次听到的艺术家表演的门票,或在抖音上点击推荐视频列表时,这就是人工智能在发挥作用 。付费授权平台也开始实施类似的推荐算法,这些算法是专门为内容创造者设计的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艺术家都从中受益 。
不过,当人工智能开始扮演音乐家和制作人的角色时,当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将彻底、不可逆转地颠覆我们的作曲、制作和听音乐的方式,争议就发生了 。
一个广为流传的耸人听闻的故事是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完成” 。去年9月,创意人工智能初创公司Playform的一群科学家和音乐学家宣布,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他们将贝多芬的全部作品和他的创作过程的数据输入到一个复杂的人工智能程序中,从而完成了全新的这首交响乐 。
完成伟大作曲家未完成的作品并不是一项新的尝试 。哈佛大学音乐学家Robert Levin被邀请与Playform合作第十交响曲项目,因为他之前的工作完成了许多巴赫和莫扎特未完成的作品,也许最著名的是莫扎特的《安魂曲》,恰逢1991年莫扎特二百周年纪念 。
巴赫|音乐领域人工智能:是巴赫、贝多芬还是机器人
文章图片
但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特殊之处在于,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写出来 。莫扎特至少完成了安魂曲中的大部分内容(一些草稿)之后才倒下 。
贝多芬在生病之前只画了几张《第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草图,然后就戛然结束了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音乐学家和历史学家将其归类为“假想作品”,而真正存在的草图是由研究贝多芬的学者巴里·库珀在1988年正确地组合起来的 。传说中的第十交响曲一直是人们猜测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