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南京文学地图》编著私记

文学|《南京文学地图》编著私记
文章图片

【文学|《南京文学地图》编著私记】(作者母亲与军事学院同事在灵谷寺 , 左为作者母亲 作者/供图)
张鸿声/文
我喜好城市地理 , 又兼研究城市文学 。 2011年的时候 , 中国地图出版社与我商谈 , 说是否能做成一部以近现代文学对北京城市的叙述为对象 , 以北京城市地理为脉络的随笔式文化著作 。 既能作为随笔散文来看 , 也能作为文学旅游的导读 。 所以 , 我就主编了文化著作《北京文学地图》 。 这之后 , 出版社又力劝我再主编一本《上海文学地图》 , 也于2012年出版 。 两本书出版后 , 虽然出版社好友一再邀约编写其他城市的文学地图 , 但我因工作岗位的变动 , 逐渐懒惰 。 大约五年前 , 一些朋友觉得 , 以中国之大 , 以文学叙述城市的作品极多 , 还有若干个文学城市的地图需要去发现 。 于是 , 对于南京、苏州、杭州、成都的“文学地图”编写又开始了 。 陆陆续续 , 《成都文学地图》和《南京文学地图》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 关于苏、杭的两本书也即将出版 。
这四本书 , 考虑到篇制方面的统一性 , 只有我写的一个总序 , 每本书并无后记 。 但是 , 对于南京一书的编写 , 因为我们家曾在南京居住 , 这种久远而模糊的记忆又被召唤出来了 。 所以 , 在编著阶段 , 就百感交集 。 在《南京文学地图》出版之时 , 虽然不能将这种感念写进后记 , 但还是有触而发 , 就当是一篇短文 , 单独写下来 , 纪念一下 。
说道我们家与南京的关联 , 其实 , 说的就是我的父母 。
父亲是河北省张家口人 , 就当年而言 , 其实是察哈尔省人 。 现在的河北省境 , 在民国时期 , 还包括了当时的察哈尔省、热河省、绥远省若干地方 。 察哈尔省 , 常被简称为“察省” , 即所谓“晋察冀边区”的“察” 。 其名 , 因蒙人之一部而来 , 多蒙人 。 老实说 , 现在隶属于北京的延庆区 , 在民国时期 , 亦隶属察省 。
我家先祖原居山西大同一带 , 清末迁居察哈尔 , 纳地置产 , 遂成乡绅 。 这是清代山西人“走东口”常见的路线 。 因为这种情况 , 张家口话大体属于晋方言 , 我父亲也说一口混合性的山西话(严格的说 , 北京的延庆也属于晋方言区) 。 祖父是察省爱国士绅 , 宽厚而豪侠 , 喜交游且广人缘 。 在日本军队攻占察省 , 曾有维持地方之举 。 有晋察冀抗日部队路经 , 则常常杀猪宰羊 , 置酒备盏 , 招待义军;还为边区部队筹措物资 , 一时颇得声誉 。 我父亲出生在察省的赤城县 , 后来迁往省垣 , 抗战胜利后参加革命 。 为了表示和旧家族决裂 , 连姓也改了 。 之后 , 到石家庄考入华北军政大学 , 未毕业即参军 , 并在1949年随军到了南京 。
1951年 , 在原华北、华东军政大学的基础上 , 赫赫有名的南京军事学院成立 。 大约因为在华北军政大学读过书的原因 , 父亲就到了南京军事学院工作 , 在训练部做参谋 。
母亲是南方人 , 与河北省完全不搭 。 母亲一系 , 大概在湖北省的荆州地区 , 人口众多 。 自外曾祖父以下 , 估计约有百余口 。 在汉阳、武昌、洪湖、嘉鱼、沔阳、沙洋、汉川、天门一带 , 亲眷极多 。 我小时候 , 最怕去湖北见亲戚 。 因为姨妈、舅、姨夫、婶娘等等 , 实在太多了 , 根本认不全 , 经常叫错人 。 若说是血亲、姻亲的平辈 , 那就更多了 。 因为怕叫错 , 见面只能哼哼几声 , 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 母亲少时在沔阳读过师范 , 算是小知 。 我后来翻看母亲的老照片 , 有她与师范同学的合影 , 一众男生 , 只有她一个女孩儿 。 这种情形 , 今天是很难想见的 。 湖北刚刚解放的时候 , 师范毕业的母亲就参了军 。 几转几折 , 也到了南京军事学院 , 在队列部做文秘工作 , 部长是吴华夺少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