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南京文学地图》编著私记( 二 )


两个青年男女 , 都在南京军事学院工作 , 于是相识、恋爱、结婚、生子 。 这样一来 , 我们家在南京的一段生活就开始了 。
由于刚刚解放 , 新中国百业待兴 。 南京军事学院并没有新建校园 , 而是使用了黄浦路上原国民党时期的国防部和陆军军官学校的院落 , 毗邻紫金山麓 。 这一处院落 , 往早了说 , 是清末的陆军学校 。 1928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 , 开设陆军军官学校 , 便征用了满清时期的老三层大楼(俗称“一字楼”)作为办公楼 。 同时 , 又拆了一些老旧房子 , 兴建了大礼堂、憩庐等建筑 。 其中 , 大礼堂甚为有名 , 1928年设计建成 , 采用法国古典主义样式 , 坡顶 , 金属瓦 。 正柱廊立面门廊广大 , 有八根柱子 , 两柱一组 , 柱头为爱奥尼亚柱式 , 形成柱廊 。 后有三个拱门 , 拱券非常漂亮 。 之上还有钟楼 。 大礼堂有一段最为光辉的历史 , 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无条件投降的典礼即在此举行 。 在大礼堂布置成的受降大厅 , 冈村宁次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递交投降书 。 至于憩庐 , 其实就是蒋介石的公馆 。 因为他兼过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 , 也算是校长官邸吧 。
父亲是来自塞上省份的北方人 , 生性拘讷 , 又兼军人本色 , 一点也不文艺 。 对于南京的南国风情 , 以及他天天上班要去的老洋房 , 好像没什么感觉 。 只是听他说过见到木地板、水门汀时的新鲜 , 说的无趣 , 我们听着尬尬的 , 也不多问 。 当然 , 据说也有风光的时候 。 刚到南京 , 骑着马在南京的街巷执勤 , 遇着南京的男女青年 , 常被簇拥 , 有时还有人献花 。
与父亲不同 , 作为南方人 , 母亲在南京就惬意多了 。 翻看她过去的老照片 , 一册册 , 多是她与同事们周末在南京各处游玩的记录 。 所谓“同事” , 就是军事学院的女职工 , 其实也就是一帮子20多岁的女孩儿 , 大多是南方人 。 既未脱这个年龄的稚气 , 又兼有读过书的小文资范儿 , 喜欢南京的山山水水 , 结伴游娱 , 与现在的年轻女性差不多 。 我见到的母亲老照片里 , 游览最多的 , 应该是玄武湖、灵谷寺、明故宫、孝陵卫等 , 因为离得近 。 照片中还经常出现谭延闿的墓 , 但我估计她也不知道墓中埋的是何人 。 我特别感触的是 , 彼时的玄武湖满植荷莲 , 之茂、之密 , 与现在的海淀诸园差不多 。 在游玄武湖的照片中 , 母亲好像经常是划桨人 。 其实 , 一条大船 , 上面坐了十几个女生 , 她哪里划得动?根本就是摆拍嘛!还有更有趣的 。 在灵谷寺拍的照片里 , 一群女生合影 , 竟有四、五个爬上了大铜香炉的炉顶 , 做姿摆势 , 上下簇成一团 , 煞是可笑 。
到了1955年 , 我的大姐出生 。 因为是在南京生的 , 取名“红宁” 。 “红”当然是革命血脉的意思 , “宁”就是南京了 。 之后 , 母亲被学校保送上海外国语学院读俄语 , 周末往返于宁、沪之间 。 学业繁重 , 又兼在异地上学 , 孩子也只能送回湖北老家了 。 母亲的影册里 , 南京的照片减少 , 上海的开始多起来了 。 1959年 , 父亲转业 , 服从组织的安排 , 到了河南开封工作 。 母亲在大学毕业之后 , 也于次年来到开封 , 在当时的开封师范学院(现在的河南大学)外语系任教 , 讲授俄语 。 自此 , 我们家与南京的关系 , 就只在相册里了 。 再往后若干年 , 我二姐和我出生 。
现在想来 , 在我已经的岁月里 , 河北、湖北、河南、北京等地 , 都记录在各式表格、档案、文书里 。 甚至是山西 , 我都想考据一下先祖“走东口”的来由 。 独独南京 , 没有任何印迹 。 直到现在 , 我正确的籍贯地 , 还是河北赤城 , 虽然我一次也没有去过 。 那南京呢?那南京呢?南京之于我们家 , 当然主要是我的父母 , 有着难于湮灭的生命印记 。 你想想 , 一对青年刚刚成熟 , 他们参加工作、生儿育女的城市 , 怎么能不重要呢?特别是我的母亲 , 南京岁月 , 可能是她一生最大的精神依托 。 再说我了 。 过去 , 除了出差、开会、旅行 , 南京对于我只是一个研究、观察的对象 , 并无太多私性的关联 。 但是 , 这次主编《南京文学地图》 , 一方面扒梳文本的资料 , 一方面翻检家里的老照片 , 竟与南京有了某种精神邂逅的感觉 。 我曾找了若干张父母在南京的老照片 , 准备作为书中的插图 。 当然 , 由于整个丛书的一致性 , 照片也没有用上 。 不过 , 编就这本《南京文学地图》 , 一方面是我的学术性工作 , 另一方面 , 也是从我们家的角度 , 对理解这个城市 , 做一个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