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在唐代并非第一书家,为何他的书法在后世成为颜体?( 三 )


与苏轼等人同时代的书法评论家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评价唐宋时期的书家 , 最高等级的“神品”只有三个人:颜真卿、张旭、李阳冰 。 并特别强调说 , 自王羲之、王献之以来 , “未有如公者也” 。
作为范本、模范和武器的颜体
对于书法 , 苏轼认为 , 一个人的人格并不一定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中 , 但一个人的人格一定会作用于后人在欣赏其作品时的情感倾向 。
黄庭坚的观点与苏轼不谋而合:“余观颜尚书死李希烈时壁间所题字, 泫然流涕 。 鲁公文昭武烈,与日月争光可也 。 ”黄庭坚将对颜真卿的书法欣赏 , 升华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慕 , 一种朝拜的仪式 。 人们在研习颜体时 , 不仅仅在练字 , 也在接受一种道德力量的浸润 。
欧阳修《集古录》提到一则趣闻:颜真卿当时是刑部尚书 , 他给同朝为官的李太保写了一幅帖子 , 即著名的《乞米帖》 。 在帖子中 , 颜真卿说自己“拙于生事 , 举家食粥来已数月 , 今又罄乏 , 实用忧煎 。 ”后来这本墨迹出现在欧阳修的亡友王子野家 。 子野出于相家 , 但他清苦甚于寒士 , 生前 , 子野常摹帖刻石 , 以遗朋友 , 并对朋友说:“鲁公为尚书 , 其贫如此 , 吾徒安得不思守约?”
|颜真卿在唐代并非第一书家,为何他的书法在后世成为颜体?
本文图片

颜真卿 《乞米帖》
由此可见 , 颜真卿在后世成为君子的模范 , 颜体或许就成为士大夫的一种武器 , 用来自卫或反戈一击 。 苏轼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 。 某种程度上 , 他成为了第二个颜真卿 。 整个宋代 , 蔡襄学习颜真卿 , 苏轼称蔡襄为本朝第一;苏轼学习颜真卿 , 黄庭坚称苏轼为本朝第一 。 他们好像在进行接力赛 , 把颜真卿的影响一棒一棒传下去 。
那么 , 为什么是颜真卿成为超越王羲之的存在?宋四家之后靡然学颜 , 仅仅是因为颜真卿忠臣烈士的道德人格吗?或者说是怎样一种机制塑造了“颜真卿”?
欧阳修说 , “公忠义之节 , 明若日月 , 而坚若金石 , 自可以光后世 , 传无穷 , 不待其书然后不朽 。 ”蔡襄也说 , 颜鲁公天资忠孝人也 , 人多爱其书 。
忠臣烈士固然可以不朽 , 在世人看来 , 颜真卿书法能够超越王羲之 , 却是有其内外多方面的契机 。
首先 , 从书法本体角度 ,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确实处于承前启后的枢纽位置 , 这既有历史的原因 , 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 颜真卿所在的唐代 , 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总结和转折的枢纽 。 从字体演变的角度 , 唐代以前的各种字体 , 不等发展到极度成熟就会有一种新的字体 , 来承载书家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而唐代以后 , 书体再无新变 , 人们只能在前人的经典作品中寻求突破 。 从笔法发展的角度 , 唐代出现的高桌高椅改变了人们起居的习惯 , 提按取代了绞转 , 成为主要的笔法 , 而颜真卿是提按书风的开创者 。 后来的学书者希望突破二王以来森严的书法体系 , 莫不求助于颜真卿 。
其次 , 颜真卿的一生 , 完美体现了“书法即人格的流露”这个判断 。 古人追求“志于道 , 据于德 , 依于仁 , 游于艺”的人文理想 , 艺术是人格的表现和流露 。 书法之于颜真卿 , 正如诗歌之于杜甫 , 他们人格的整体 , 在某些瞬间 , 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作品中 。
【|颜真卿在唐代并非第一书家,为何他的书法在后世成为颜体?】在《祭侄文稿》中 , 我们从纸面上的笔触、涂改的痕迹、书写的节奏 , 能够还原作者感情从克制到迸发的过程 , 体会其此时内心的沉痛和愤恨 。 眼前会想象出当年常山城破时颜氏一门“巢倾卵覆”的悲剧 , 以及多年后颜真卿殉国蔡州的一幕 , 这一幕幕如同电影镜头般叠化 , 击中了观者的心房 。 这样的观摩与感动 , 在一千多年间 , 不断重复 。 古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 , 实现了艺术上的不朽 。 中国文化 , 正是在一次次的体悟和共鸣中 , 实现了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