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小曲|通渭小曲:有“郑声”的遗韵 有“秦风”的传承( 二 )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有一首赞颂陇上戏曲同行的诗作:“秦中弟子最聪明,何用偏教陇上声 。半拍未成声先绝,可怜白头为多情” 。由此可见当时关陇地区戏曲的盛行与影响 。
小曲就是西北地区群众所喜爱的“眉户”或“迷胡子戏”,因其有别于秦腔大戏而得名 。眉户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西诸省区,是个地方剧种,它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民调小调的集合集,最适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 。它起源于陕西省的眉县、户县,这里曾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眉户”的来由了 。又因其深深扎根于西北民间,群众听着着迷,感到“迷糊”(即舒坦),也称其为“迷胡”;古时候还称其为“清曲”,意为不经化妆,不用“行头”就能在家庭院落或地摊“清唱” 。
因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谁也能哼几句“眉户”,念几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戏的 。
“通渭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化的产物 。
带有生活的真切感,久唱不衰,百听不厌
“小曲”音乐在通渭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几代民间老艺人的成型,同样,也正是这些老艺人丰富和发展了通渭小曲,他们把原有的“清唱”伴奏逐渐改造成了另一种表演形式——舞台伴奏,从此增添了当地民间文化活动新的色彩 。清中叶,秦腔尚未流传到通渭之前和秦腔传入到通渭的起始阶段,小曲音乐就以舞台伴奏的形式经常活动在“庙会”舞台上,后来随着秦腔的蓬勃兴起,老艺人在一台戏中往往将秦腔音乐和小曲音乐连缀使用,把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运用,这种不同腔体并用的唱法就是“风搅雪” 。
清嘉庆以后,随着秦腔唱腔及伴奏音乐的日趋丰富和完善,秦腔代替了多年来“庙会”上的小曲音乐 。小曲也从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式——清唱 。但是小曲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受众群体极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喜庆之余,在庭院、地摊、村落里活动的主要文化娱乐内容,它带着百姓生活的真切感,久唱不衰,百听不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 。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它在不断汲取当地民歌营养的同时,无论在音乐旋律、节奏变化,还是速度减缓与强弱改变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渐具备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成为今天的“通渭小曲” 。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采访人员 刘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