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壹现场丨北京2022年冬奥会“绒耀之花”诞生记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进入倒计时,凝聚创意的颁奖元素也备受关注,1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惊艳世界,如今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则更是别出心裁。弃用传统鲜切花,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线花花束。
那这一朵朵美丽而永不凋零的“绒耀之花”又是怎样编织出来的?
非遗亮相 全部颁奖花束均为纯手工制作
新年之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元素正式发布,包括颁奖台、颁奖托盘、颁奖托盘放置台、获奖运动员定制版吉祥物纪念品、颁奖花束和颁奖礼仪服装。
其中提到,颁奖花束由羊毛绒线手工编织而成,既保留了奥运颁奖仪式中花束的形制,又践行了可持续的理念,可永久保存,真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
冬奥会$壹现场丨北京2022年冬奥会“绒耀之花”诞生记
文章插图


据介绍,冬奥会颁奖花束包括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6种寓意美好的花型,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花束丝带为北京冬奥会色彩系统中的蓝色,深浅搭配,突显冰雪运动元素。
冬残奥会颁奖花束中,在冬奥会颁奖花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枝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花束丝带为北京冬奥会色彩系统中的黄色,深浅搭配,寓意生生不息与朝气蓬勃。
本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由“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的上海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恒源祥提供,共用花束1251束,累计花材16731支。每支花材上有叶有花,均为纯手工制作。
花材经过造型,捆扎成花束,高34厘米,胸径24厘米,体积上恰到好处,力求精致又不失表现力。花束手柄的蝴蝶结丝带上印有“BEIJING2022”字样,花束整体清新、自然,与北京冬奥会主色调一脉相承,突显出鲜明的冰雪运动特色。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陈忠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3个多月的设计、讨论、修改设计稿,5个月的培训、编结和包装,这些颁奖花束即将在北京冬奥会上亮相。
奥组委一直在强调,我们是一届低碳奥运,手工编织确实在整个环保方面达到了极致。“获奖者登上领奖台,胸前佩戴奖牌,手握花束,向国旗致敬、向观众致谢的时候,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刻,但遗憾的是花束不像奖牌,它不便保存,是否可以让这束荣耀之花永不凋谢,成为恒久的纪念?我们想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陈忠伟介绍了制作绒线花花束的初衷。
任务艰巨 只一束花就要耗时35个小时
据了解,编结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100多年前,绒线编结技艺主要从欧洲传入中国沿海城市,中国的手工艺人将东方传统结绳技法与绒线编结技艺相结合,大大丰富了绒线编结的针法、花样、载体和应用场合,这些丰富多彩的技艺在中国上海汇聚发展,逐渐形成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绒线花艺就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
2009年,“海派绒线编结技艺”被市政府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北京冬奥组委表示:“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事,我们采用融合中西技法的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呈现颁奖花束,代表着我们对来自五大洲的运动员的热烈欢迎和祝贺,也代表着我们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祝愿。此外,绒线花束不像鲜切花束,需要从南方种植基地调运鲜花,大大降低了运输和管理费用,另也方便运动员携带回国、长久保存,减碳降碳、又充满人性化。”
“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上海市级传承人励美丽是这次花束编结项目的负责人之一。2021年10月,当她得知北京冬奥组委确定了绒线花方案时,悬在心中的大石才算落了地。“那是我圆梦的时刻。之前设计方案来来去去审核修改了4个多月,我差点以为没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