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 , 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 , 而不能死读书 。 既要读书认真钻研 , 消化吸收书中营养 , 又要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 。
郑板桥:“精当”读书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 , 是读书要有选择 , 选好书 , 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 , 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 他说:“求精不求多 , 非不多也 , 唯精乃能运多” , “当则粗者皆精 , 不当则精者皆粗” 。
实际上 , 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 , 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 , 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 , 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 。 读书贪多不求精 , 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 , 才能读到书里去 , 抓住要领 , 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
所以 , 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 , 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 , 往往是“愈探愈出 , 愈研愈入 , 愈往不知所穷” 。 在精读中 , 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 。
他认为“学问二字 , 须要拆开看 。 学是学 , 问是问 , 今人有学而无问 , 虽读书万卷 , 只是一条钝汉尔” 。 他提倡读书好问 , 才会使“疑窦释然 , 精理迹露” 。
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 。 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 , 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 , 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 。 每天背诵150字 , 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
他说:“虽书卷浩繁 , 第能加日积之功 , 何患不至?”的确 , 这样日积月累 , 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 。 这种每日定量计字 , 细水长流 , 集腋成裘 , 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
董遇“三余”读书法
汉代的着名学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 , 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 , 夜者日之余 , 雨者晴之余 。 ”
意思是说 , 冬天 , 没有什么农活 , 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 , 天黑不能出去活动 , 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 , 不能下地劳作 , 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 。 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用来读书 , 肯定会有收效 。
当然 , 董遇所处的汉代 , 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有很大的差别 , 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 , 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
张溥:“七焚”读书法
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 , 强调“眼到、手到、心到” 。 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 , 每读一篇新文章 , 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 , 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 。 第二步 , 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 第三步 , 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 。
烧完之后 , 再重新抄写 , 再朗读 , 再烧掉 。 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 , 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 , 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 张溥藉此苦读成名 , 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 , 也叫“七录斋”
顾炎武:“三读”读书法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 , 也很讲究读书方法 。 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 。 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 , 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 , 即半年读书 , 半年复习 , 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 , 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
在每次复习时 , 他面前放一本书 , 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 , 他边听边默记 。 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 , 马上查书 , 立即纠正 , 再复读几遍 。 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 , 这种学习时既动口 , 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 , 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
- 黄公望@点赞!这份省级名单公布,萧山上榜
- |当代著名书法家姜军书法作品欣赏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冷兵器#名字最好听的九种冷兵器,风翅镏金镗上榜,第一你绝对想不到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乐陵$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乐陵这些地方入选
- |17位著名历史人物的死亡面具,在他们死后不久制作的
- 逍遥小书生!五本不输《赘婿》的架空历史小说,评分高达9.5!全部都是精品
- 中国经济#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有三个特点:思想性、历史叙事及学科交叉
- 水墨丹青栏目组!书画名家张明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年度风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