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毕飞宇、汪兴国探访黄蓓佳:致敬她永不停息的写作

现代快报讯(采访人员 陈曦)1 月 11 日下午 , 虎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 , 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 , 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汪兴国一行 , 走进了著名作家黄蓓佳的家门 。
毕飞宇|毕飞宇、汪兴国探访黄蓓佳:致敬她永不停息的写作
本文图片

△左起依次为毕飞宇、黄蓓佳、汪兴国
2022 年是黄蓓佳从事文学创作的第五十个念头 , 这在江苏文坛是一件值得铭记的 " 大事 " , 也是毕飞宇、汪兴国此次登门致敬的重要缘由 。
说起来 , 三人都和泰州渊源颇深 。 毕飞宇是泰州兴化人 , 出生于如皋的黄蓓佳 , 随父母在泰兴度过了童年和少女时代 , 而土生土长的泰兴人汪兴国 , 做过黄蓓佳母亲的学生 。 知根知底的三个人聊起文学往事 , 越聊越开心 , 从 " 黄奶奶 " 这个梗 , 到创作上的相互点拨 , 再到江苏作协的光荣传统 , 整个聊天一直在 " 哈哈哈哈哈 " 和 " 聊得打不住 " 中切换 , 在场采访人员和工作人员也听得心满意足 。
甫一落座 , 汪兴国便发挥起 " 捧哏 " 的角色 , 为到底该称黄蓓佳 " 黄姐姐 " 还是 " 黄奶奶 " 纠结起来 , " 我本来是喊黄姐姐 , 但听你(毕飞宇)喊她黄奶奶 。 "
" 我喊她黄奶奶是有原因的 。 " 比黄蓓佳小几岁的毕飞宇接过话茬解释说 , 论在世作家的辈分 , 马识途是 " 西南联大一代 " , 王蒙是 " 共和国一代 " , 然后就是黄蓓佳这一代 。 从文学代际来讲 , 黄蓓佳是 " 奶奶辈 " 的 。 " 我们私下开玩笑喊她黄奶奶 , 我说我们这代人是喝着黄蓓佳的奶长大的 , 后来这句话在中国文坛流传开了 。 " 毕飞宇说 。
毕飞宇|毕飞宇、汪兴国探访黄蓓佳:致敬她永不停息的写作
本文图片

△黄蓓佳
自 1972 年在《朝霞》发表短篇小说《补考》以来 , 黄蓓佳 50 年持续不懈的写作探索为中国文学留下了一道绚烂的风景:在纷繁复杂的成人世界里 , 黄蓓佳追求着精神与灵魂的救赎之路 , 捧出了《夜夜狂欢》《新乱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样透明》《派克式左轮》《家人们》《所有的》等重要作品;她的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以独特的文字调性和情感温度受到无数读者的喜爱 , 据出版社统计 , 光版权输出就达 60 多个 。
毕飞宇问黄蓓佳 , 最近在写什么?" 马上要出一本新书《叫一声老师》 。 " 黄蓓佳说 , 这本书是写自己的老师 , 是以她在泰兴生活的那段经历来写的 。
黄蓓佳出身教师家庭 , 父亲做过泰兴师范校长 , 母亲是泰兴中学老师 , 当时一家人就住在泰兴中学教职工宿舍 。 " 一个老祠堂 , 进去有三排房子 , 住的全是老师 。 每一排房子中间是个大的过道 , 两边各有一间正房 , 正房后面套了一间房 , 再过去边上还各有一间小房子 , 每排 6 间 , 至少住了三四户人家 。 " 黄蓓佳说 , 在那样的公共空间里 , 大家生活都是透明的 , 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 每家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事情 。
毕飞宇|毕飞宇、汪兴国探访黄蓓佳:致敬她永不停息的写作
本文图片

近两年 , 黄蓓佳几乎保持着每年一本的创作速度 。 去年是《太平洋 , 大西洋》 , 前年是《奔跑的岱二牛》 , 再往前是《野蜂飞舞》和《童眸》 。 毕飞宇对此非常了解 , " 你差不多 400 天一个长篇 。 "
黄蓓佳说自己写东西确实很快 , 但现在有意识地在放慢 。 " 现在我都舍不得写 , 每天只写两个小时 , 要享受这个过程 , 要不然一下子就写完了 , 我又不能一年推几个长篇 , 那也太‘过分’了 。 " 毕飞宇很理解黄蓓佳所说的 " 享受写作 " 。 他在自己状态好的时候 , 会刻意放慢打字速度 , " 只拿一个手指头敲键盘 , 就为了把这个时间延长一下 " 。 黄蓓佳对这一点深表认同:" 当你顺流而下写得特别畅快的时候 , 你一天能够写好几千字的时候 , 一定要警惕 , 因为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