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爱情神话》:白辛苦与方鸿渐( 二 )


误解|《爱情神话》:白辛苦与方鸿渐
文章图片

电视剧《围城》剧照
至于那张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 , 是钱锺书精心埋下 , 却屡遭误解的另一条“围城”线索 。 人们常以为这不过是方鸿渐学无所成 , 百无一用的证明 , 殊不知钱锺书自己也在拿到学位之前便离开了牛津 , 因此杨绛在《我们仨》中有关“副博士”的说法 , 也是种善意的隐瞒——是不是与方鸿渐有几分相似 。 买下假文凭 , 如同与鲍小姐的云雨情 , 对有着君子梦的方鸿渐来说 , 实属污点 , 但钱锺书曾在别处说过 , 生来是个人 , 终免不得做几桩傻事错事 , 吃不该吃的果子 , 爱不值得爱的东西 , 重要的是心上自有权衡 , 不肯颠倒是非 , 抹杀好坏来为自己辩护 。 这点方鸿渐算有做到 , 他暗自承诺买学位只是临时救急 , “反正将来找事时 , 绝不开这张学历” 。 于是走进了另一种美德——“廉耻”的“围城” 。
钱锺书却非要方鸿渐为“廉耻”付出代价 。 因为缺少高等学位 , 他被降职到副教授 , 却又得知同学院的系主任 , 就凭借克莱登大学的文凭谋得顶薪 。 方鸿渐有些后悔 , “自己太不成了 , 撒了谎还要讲良心 , 真是大傻瓜 。 假如索性大胆老脸 , 至少高松年的欺负就可以避免 。 ”这不就是“城里的人想出去” 。 但方鸿渐总没有勇气踏出“廉耻围城” , 离开大学后 , 依旧没有使用过一次克莱登大学的文凭 , 即便被妻子骂成懦夫 , 即便最终在孤独和阴冷中睡成“死的样品” 。
——不知不觉中黑地昏天合拢、裹紧 , 像灭尽灯火的夜 , 他睡着了 。 最初睡得脆薄 , 饥饿像镊子要镊破他的昏迷 , 他潜意识挡住它 。 渐渐这镊子松了、钝了 , 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 , 没有梦 , 没有感觉 , 人生最原始的睡 , 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 (《围城》)
看《爱情神话》的时候 , 我想剧中老白与方鸿渐是同一种人 , 一样善良、温驯、知廉耻 , 招人喜欢 , 又容易受女人摆布 。 虽是同一种人 , 却有完全相反的境遇 , 说到底 , 竟是家产多寡的区别 。
方鸿渐的失败 , 在于想简单复制孔子留下的君子理想 , 却没达到“君子”应有的经济水平 。 你没看错 , 孔子所谓“君子” , 有基本的经济水平暨社会地位门槛 , 即贵族封建制中的统治阶层 。 如今我们常用“君子”“小人”指代人格的高低 , 但孔子的原意——用今天的话说——却是统治者“格局”的大小 。 不理解这个 , 就读不透《论语》 。 在《论语·子路第十三》中 , 有“樊迟请学稼”的故事 , 故事讲樊迟求孔子教他种地 , 孔子说 , 去问农民;又求孔子教他种菜 , 孔子说 , 去问菜农 。 樊迟走后 , 孔子痛心疾首道:“小人哉 , 樊迟也!”就是在批评樊迟的“格局”太小 。 孔子认为 , 一个统治者 , 贵在克己复礼 , 如能做到 , 人民会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 , 又哪里用得着你自己种田种菜呢?(夫如是 ,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 焉用稼?)因此对“君子”来说 , 学习任何实用技能都不如修身养性来得重要 , 这就叫“君子不器” ,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 ”如今也有人会说“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云云 , 其精神之根或就在此 。
孔子诞生于春秋乱世 , 礼崩乐坏之时 , 旧秩序几近瓦解 , 新秩序还未建立 , 每个贵族都想成为诸侯 , 每个诸侯都想自立为王 。 孔子想做的 , 却是“维稳” , 而“维稳”的方法 , 则是说服统治者舍弃功利私欲 , 恪守仁义礼信 。 以此为伦理起点 , 任何会带来直接物质利益的事业与技能都被看作下品 。 这在后来催生了“士-农-工-商”的“鄙视结构” , 商人最受轻蔑 , 因为其与利益最近 。 所以当方鸿渐得知女诗人苏文纨竟靠上海代购赚外快时不禁感慨:“这朗朗青天不再是天堂与上帝所在了 。 ”他的精神与灵魂 , 属于孔子理想中的贵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