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到建筑,小至钱币,天圆地方渗透在古人的艺术生活( 三 )


建筑$大到建筑,小至钱币,天圆地方渗透在古人的艺术生活
文章插图

江南园林(视觉中国)
融汇天圆地方造型的古钱币、方直与圆弧线条构成的明式家具等器物,无不是方圆哲学的集大成者
方圆形态在器物上的最典型代表,无疑就是古钱币。过去贝币、蚁鼻钱之类的货币,往往昙花一现,最终秦始皇统一度量、文字和货币,使得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在形态上,奠定了古代圆形方孔的钱币造型,成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于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这种融汇天圆地方造型的货币,是秦人天命皇权的象征,如在《吕氏春秋·圜道》载:“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下一上,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圜,臣处方,方圜不易,其国乃昌。”秦国的统治者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所以他们把钱币的标准确定为外圆内方的形状,象征着君临天下,皇权至上。方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象征了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当然,方孔圆钱的通行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实际上,圆形方孔可能也是当时生产、加工的需要,是为了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的需要。半两钱以及后世所有古代钱币上的那个方孔,由于当时铸造工艺的原因,铸出来的钱币外形是不规则的,为了批量加工和打磨,钱币中的孔一定要做成方形的,这样中间插上方形棍子打磨时才不会转动。
建筑$大到建筑,小至钱币,天圆地方渗透在古人的艺术生活
文章插图

古代钱币
明式家具也是能够体现方圆合一的绝佳器物之一,不妨举其中的圈椅为例。圈椅之名是因圆靠背其状如圈而得来,宋人称之为“栲栳样”,栲栳就是用柳条或竹篾编成的大圆筐,圈椅古名栲栳样乃因其形似而得名。到了明代的《三才图会》里,又将其称之为圆椅。圈椅的后背和扶手一顺而下,不像官帽椅似的有梯级式高低之分,所以坐在上面,不仅肘部有所倚托,腋下一段臂膀也得到支承。圈椅上部构件的弯曲既抢眼又含蓄,使坐面感觉宽敞,又有包覆效果。联帮棍省去不用,而且倒构件的比例和位置形成完美平衡,使整体造型异常轻盈;此外椅面下的管脚四面同高,形成壶形结构又使座椅看起来稳重扎实。
那么方圆如何在家具上形成美感?细究起来,明式家具上的线条是生成气韵的基本条件,如宋代郭若虚所形容的“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就像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的表现力都是依附于线条之上的。中国艺术中的气韵不同于西方的韵律,后者停留在线条本身的形态,而前者却是超越了线条,追求精神的自由,如荆浩称王维作品为“笔墨宛丽,气韵清高”,宛丽就是圆,清高就是方。明式家具的基本构成单位中,方直与圆弧的线条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以圈椅或者官帽椅为例,各个构件融合了多种线条的构成形态,直线、弧线、S形曲线、斜线等,这些线条以方圆为基础几何形态,都具有跃动的节奏和生命力,呈现出中国书法的笔墨意象,或挺拔秀丽,或一波三折,显示出了生动的气韵。
建筑$大到建筑,小至钱币,天圆地方渗透在古人的艺术生活
文章插图

圈椅
此外,紫砂壶无疑也是方圆哲学的集大成器物。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不施釉的紫砂器相比瓷器,更注重素面素心的艺术效果;而在紫砂造型中,方与圆正是最基础的表现元素,例如,圆在一把壶的构造里是最有弹性的几何形,壶体从外观看就是各种曲线的有机结合,内含丰富的美学原则,而方器与圆器的结合,成为紫砂最奇妙的造型组合。这方面最具典型代表的器型便是传炉壶,传炉壶的整体造型呈四方,鼓腹饱满,棱角淡化呈圆鼓状,三弯流胥出,壶鋬耳形,与壶流相呼应。壶盖以压盖式与壶口密合,呈方形圆角,唇边厚实,盖面平弧微穹。这种器型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比例均匀,珠圆玉润,堪称方圆合一的最传神体现。紫砂器的造型追求简练,其点、线、面的运用和过渡都至关重要,着重表现其素雅、简约之美。曲线的处理要以曲、柔的力道之美,展现紫砂弧面结构,而方折的处理又不能呆板僵直。这些看似简单的方圆构造,也就成为匠人赋予茗壶个性的艺术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