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苗怀明:构筑坚实的京剧学文献基础——读《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民国卷有感( 二 )


苗怀明|苗怀明:构筑坚实的京剧学文献基础——读《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民国卷有感
文章图片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
该书规模宏大 , 由清代卷、民国卷组成 , 其中清代卷及其续编已于2011年、2013年相继出版 , 共十四卷 , 分专书、清宫文献、报纸、日记、笔记、图录等类编集 , 对清代京剧文献做了系统全面的搜集整理 , 受到学界的好评 。 现在该书又推出民国卷 , 这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好事 。
较之清代 , 民国时期是京剧发展演进的一个繁盛期 , 涌现了一批像四大名旦这样风华绝代的京剧名家 , 这种繁盛是全方位的 , 从演员到观众 , 从剧场到研究 , 皆是如此 , 而且影响范围已经从国内扩展到海外 , 出现了梅兰芳到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广受欢迎的盛况 。
从文献的角度来看 , 这一时期随着京剧的繁荣 , 出版、期刊业的发达 , 京剧文献的数量规模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 远非清代所能相比 。 京剧文献分布的范围更广 , 其形态也更为丰富多样 , 既有传统的抄本、刊本、专书、期刊等文字类文献 , 也有很多图片、唱片、电影、剧场等新型文献 , 这样算起来 , 民国京剧文献的总量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 因此进行整理的工作量和难度也更大 。
苗怀明|苗怀明:构筑坚实的京剧学文献基础——读《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民国卷有感
文章图片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续编
面对如此海量的民国京剧文献到底该如何着手 , 这不仅需要决心 , 也同样需要智慧 。 在此情况下 , 限于时间和精力 ,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民国卷无法再像清代卷那样一次就将所有类型的文献全部网罗进来 , 只能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 , 循序渐进 , 先选择研究者更为需要的专书、专刊部分 , 将其集中汇编出版 。
全书共收录民国间出版的京剧专书、专刊近一百三十部 。 除了齐如山、周明泰、徐慕云等人常见的著述及极少数因特殊原因无法收录者之外 , 民国时期有关京剧的专书、专刊十之八九被一网打尽 , 共16册800多万字 , 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 。
整套丛书从内容上来看 , 可谓丰富多彩 , 涉及到京剧的各个行当 , 从剧本的汇编到演员的传记 , 从剧目的汇考到文学、艺术角度的探讨 , 从演出的记录到剧社的题名 , 系统、生动的展现了民国时期京剧艺术的原生态及其社会文化环境 , 其价值并不限于京剧 , 是多方面的 。
从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角度来看 , 该书的如下两个特点是令人称道的 。
苗怀明|苗怀明:构筑坚实的京剧学文献基础——读《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民国卷有感
文章图片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民国卷
一是该书采用校勘整理而非影印的整理方式 。
就近些年的通常情况来看 , 大型资料集的整理出版多采取影印的方式 。 这种整理方式的优点很明显 , 那就是能较为完整地保存文献的原始信息 , 整理速度较快 。
但其缺憾也很明显 , 那就是阅读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 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 , 民国时期的书籍印刷质量普遍不高 , 年代久了 , 纸张发脆易碎 , 文字褪色 , 字迹会变得模糊不清 。 影印之后 , 更是难以辨识 , 不少影印出版的资料集因此无法使用 。 而且以影印方式出版的资料集往往篇幅巨大 , 价格昂贵 , 一般读者很难承受 。
在这种情况下 , 根据原本进行校勘整理 , 对于使用者来说 , 阅读使用无疑要方便很多 。 自然 , 这种深度整理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 , 工作量和难度成倍增加 , 因而采用这种整理方式者并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