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阅读是随身的避难所,愿每个人都有它

文 | 江小桥
在这珍贵的人世间,生命单薄而有限,而阅读能让我们体验各种人生。
美国文学评论家温迪·雷瑟在《我为何阅读》一书中说,“通过阅读,我领略了19世纪英国的一切,还领略了19世纪的俄罗斯、19世纪后期的法国以及20世纪的印度。跟那些虚构的形象相比,现实反而变得苍白。”
他去过简·奥斯丁笔下的巴斯比;没有罗辛顿·米斯特里,他不会从贫民窟的角度去体验孟买;在真实的巴黎,他绝对不可能像在巴尔扎克、左拉和普鲁斯特书中的巴黎那样感到宾至如归——“我和文学一起并且通过文学在这个世界中生活。”
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阅读是一种让人能够重回更伟大、更古老和更不同的事物的方式,让你感受到你既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
每一个人都深知阅读的力量,但你有多久没有好好认真读完一本书了?某种程度上,我们正在面临“深度阅读”危机或“经典阅读”危机。
一种观点是,全世界面临深阅读危机,或许是互联网科技带来的碎片化导致的。
但在阅读这件事上,互联网呈现出的是AB面。在碎片化影响着人们阅读习惯之外的另一面,则是互联网也在努力让人们重新爱上阅读,并且用技术弥合着书籍与人、城市与乡村等之间的众多鸿沟。
中国人的阅读危机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的逝世,引发了中国互联网上的一场集体缅怀。在纷杂的评论中,有人感叹:在当今中国社会,还有多少人在阅读经典?还有多少书可以影响时代?
这些年,阅读危机成了有识之士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但这7年来的数据似乎并不让人满意。马尔克斯去世那年的中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但在之后的几年这一数字逐年下降,2018年是4.67本,2019年到了4.65本。直到2020年总算有了改观,上升到了4.7本。
图书$阅读是随身的避难所,愿每个人都有它
文章插图

在写过《解密》《暗算》的著名作家麦家看来,不只是中国,全世界都面临“深阅读”危机。
比如今天人们谈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多少有点荒诞感。社交媒体时代,世界已经彻底碎片化,一条微博曾经很长时间都是140字,而手机阅读,几个字就要断行,几句话就是一段。但是你打开陀氏的著作,很有可能两页都不分段,一个人物发言能写好几页。
既然如此,我们还要不要关心纸质的深度阅读?
答案是肯定的。
写过《数字化生存》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尼葛洛庞帝,预言过很多互联网的事情都实现了。但也有例外,比如2010年8月,他预言纸质书将在五年内消失。
但纸质书依然活着。
人们钟爱纸质书,首先在于触摸和翻动时的“质感”,它让人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分量。
阅读,也需要安静的场景。纸质书能提供更好的沉浸式阅读氛围感,而数字化阅读很容易受游戏、资讯、视频、社交软件等电子产品功能的丰富性干扰。
图书$阅读是随身的避难所,愿每个人都有它
文章插图

另外,传统纸质书和传统媒体一样,对高质量内容有着绝对的把控力,很多优质的书只有纸质书。
纸质书也可以成为艺术的一种——作为实物的书籍,有着超越文本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让纸质书平价起来
2019年7月,卖书起家的亚马逊,在中国停售了纸质书。
亚马逊有着盈利、面对竞争和自身发展格局的复杂考量,但在中国,出版也越来越不像是一个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