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2首冷门而优美的中秋古诗,让你回到千百年前,与古人赏月夜话
中秋节是传统佳节,是一个团圆的好日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百年来,人们在八月十五的月光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中秋节。
自然,会有许多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中秋诗句。我是,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
关注我,一起来欣赏2首冷门而优美的中秋古诗,让你回到千百年前,与古人赏月夜话。
第1首,《查林对月》:一天风月近中秋,凝望家山不阻修。漫浪疏林人已倦,心期犹与素光谋。
文章插图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王偘。王偘在宋理宗、宋度宗时期颇为出名,而他的诗歌多道学诗,具有理学家的“理趣”。
这一首中秋诗,而且是在“查林”赏月的诗。阻修,是路途阻隔遥远的意思。“不阻修”,自然就是不遥远的意思。
快到了中秋节,诗人在树林里面赏月,他感叹道:“我所处之地,与家乡并不遥远。”
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和家不遥远呢?说不定在现实里,他与家乡相隔比较远,无法在短时间回到家人身旁。
可是,在诗歌里,诗人的确和家乡是不遥远的。因为这种不遥远,更多是心理层面的感受,更多是诗人渴望回到家的迫切,以及现在一个人赏月的孤单。
就好像一个男人向一个女人表白:“你看,我们挺合适的,要不然在一起吧。”至于女人觉得合适不合适,男人是无法顾及的,他的重点在于“我觉得我们合适”。
文章插图
言归正传,正因为诗人想念家乡想念家人而无法在彼时彼刻,与亲人团聚。所以诗人只好把自己的一片心意寄托在月亮之上,希望通过月光来传达他的心意。
这种写法,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大诗人李白送给王昌龄的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而这首诗里的诗人,借助月光的皎洁,表达自己内心皎洁,志向高洁,颇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另一方面呢,诗人也希望把自己思念家乡、思念家人的心意通过月光传达到家人眼中。
王昌龄有辛渐这个传声筒,而诗人则只能通过月光作为中介。
所以“心期犹与素光谋”,不但巧妙承继了前一句的“游子倦游”之意,更有无限情意在月光中挥洒。
中秋节之所以动人心弦,其实并不是月亮的圆和亮,而是人们把团圆之心寄托于其中啊!
文章插图
第2首,《中秋待月》:耸肩危坐觉寒侵,云罅玲珑看涌金。所恨轻违经岁久,莫辞姑待到更深。据床老子非无兴,造物小儿真有心。凭仗何人讼风伯,为侬西北倦层阴。
这首诗的作者是金代诗人王寂,现在同样属于冷门诗人,普通老百姓也不必知道这个诗人的身世。
我们还是直接来欣赏这首“中秋待月”诗吧。顾名思义,这首诗是写中秋节的时候,诗人等待赏月的情景。
等待总是煎熬的。怀着迫切之情等待,就会很激动。怀着期待之情等待,就会很忐忑。怀着侥幸之情等待,就会很焦虑。
而等待月亮出来这一个简单的过程,大概只有小孩子会雀跃激动吧。
记得小时候,我就和小伙伴们一起聚在一起,然后不停问奶奶:“月亮婆婆什么时候出来呀?”
而诗人却正如当时年轻的我们,等待月亮的过程中心潮起伏。
“觉寒侵”,显示出等待之久。涌金,此处指月亮。前人诗句有:“楼西凉月涌金盆”、“ 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等。
- 人与人|逐渐老去的70后,正面临这5种“中年内耗”,熬过了才能苦去福来
- 传承|非遗题材纪录电影渐成热潮
- 彩铅#这是什么“神仙画笔”?居然能画出彩色渐变的初音未来!
- 亲爱的$古风小说中的霸气语录,魏无羡占一句,高渐离更重情义!
- 网友|有哪些职业正渐渐消失?宁波男子发帖求证,引来一波回忆杀~
- 长篇#文艺评论丨叶兆言谈最新长篇小说《仪凤之门》:衣带渐宽终不悔
- 误解|《爱情神话》:白辛苦与方鸿渐
-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者渐增
- 班玛#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古老碉楼依旧在 耳畔渐闻马蹄声
- 满街$“一路独行风渐紧,满街心事透衣衫”这句诗如何?七言绝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