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中的上海圆明园路

这些作品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它们出色的叙事性 。有些作品则因为出入不同的叙事体裁,留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周裕隆的《爱多亚路的天空》和《小金》就是如此 。这两件作品对摄影(与印刷)材料及工艺的运用非常彻底 。周裕隆对某些物质技术在构建特定叙事类型时扮演的角色,显然有深刻理解 。当他以戏仿形式构建一个失落的都市传奇时,这种理解帮助他自由出入历史与叙事、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充分展示出艺术家狡黠的历史观和对媒介的自觉 。
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中的上海圆明园路
文章图片
黑色热气球,从周裕隆的《爱多亚路的天空》中衍生出的装置作品,为整个展览奠定了虚实难分的气氛 。夏佑至 图
类似狡黠和自觉也体现在作家btr突破文字和照片边界的尝试之中,虽然较之周裕隆的作品,后者在完整程度上要稍逊一筹 。而在看过分散在多栋建筑中的全部展品之后,即使是挑剔的观众也不得不承认,面对一个在极有可能落入怀旧窠臼的主题,策展人展示了良好的平衡感,并通过一个卡在两栋建筑之间的黑色热气球(最早出现在《爱多亚路的天空》中),将怀旧翻转成了黑色幽默 。
这里说的圆明园路,并不只是位于外滩以西、虎丘路以东、北接苏州河、南至北京东路那条不长的街道,而是一个正在逐渐成型的特定区域的代称 。这个以圆明园路为中心的区域,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不久之前,还是不存在的 。
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中的上海圆明园路
文章图片
圆明园路上落成于21世纪20年代和39年代的建筑,有着典型的装饰风格和折衷主义风格 。这里是外滩以西第一条南北向街道,与附近的虎丘路构成了以基督教差会及其文教机构为核心的文化空间 。夏佑至图
历史上,位于苏州河口南侧和外滩起点处的扇形区域,是以英国领事馆和外滩公园为中心构建起来的 。苏州河的最后一段河道呈弓背状突入虹口,从河南北望,正像扇面的弧形边缘,而那些南北走向的街道,不管它们是跨河通入虹口(如外滩、虎丘路-乍浦路、四川路),还是止于苏州河南岸(如圆明园路),皆如扇骨一样,在将这一区域切割开的同时,也将它们联结在一起 。圆明园路本来是这些扇骨中相对不起眼的一条街道 。20世纪之前,圆明园路更像是外滩建筑的后街 。到1920至1930年代,大量带有装饰风格和折衷风格的现代建筑落成(这次展览占用了其中四栋:女青年会大楼、协进大楼、兰心大楼和哈密大楼),这条小街才逐渐获得自己的面目和性格 。进入21世纪,外滩北端地区开始实施更新和开发,圆明园路突然变成一个隐秘的开发热点,原因也很简单:外滩毕竟是难以染指的 。
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中的上海圆明园路
文章图片
第12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你的地方”中,邻近的虎丘路也被列为一处地方,供参与者发想和踏查 。
正对应这一区域在产权、居住权和开发运营权等环节错综复杂的历史与现实,文物保护、街区更新和商业开发的进程既有错位,又紧紧纠缠在一起,而当代艺术也令人意外地在其中扮演了一个特殊角色 。12年前位于虎丘路上的外滩美术馆(亚洲文汇原址)开幕之初,曾为艺术家曾梵志举行规模宏大的展览,展览空间一直延伸到圆明园路北端入口处的联合礼拜堂 。联合礼拜堂始建于1860年代,落成后一直是外滩侨民基督徒不分教派的礼拜场所 。2007年,礼拜堂被焚,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才在原地复建 。复建后的新建筑尽管有教堂的外观,但实际功能不明——尽管它的确为从虹口经乍浦桥来到黄浦的游人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视角,不过在我的记忆中,几乎一直是空关着的 。不多的例外之一,就是作为展览空间向曾梵志的作品开放过 。放置在礼拜堂内的展品,主要是一座金丝楠木木雕 。我认为那是曾梵志最有意思的作品(没有之一) 。雕塑有圣母怜子像的经典构图,但既看不到圣母悲戚的面容,也看不到耶稣创痕累累的身体,因为整个场景隐藏在一块大布下 。木雕模拟了布料的垂坠感,以及从布后隐隐起伏的人体轮廓 。只有熟悉西方美术图式的观众,才知道隐藏在楠木幕布之后的主题 。这不仅是中国艺术家用一种本地材料对西方艺术母题不失巧妙的延伸,也可以理解成曾梵志对展览场地的历史和现实相当贴切的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