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青未了 | 在蓬莱:与东坡同行(中篇)( 四 )


吴忠波:宋代盐业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之前他便有盐政管理方面的经历。熙宁七年(1074年)任杭州通判时,当地盐税日增,使当地百姓不堪重负,由原来三十三万两千余贯,增加到熙宁六年四十九万九千余贯。针对这种情况,他请求朝廷“特赦两路应贩盐小客,截自三百斤以下,并与权免收税”。到登州后,发现并提出罢官府榷盐,就是要使失业逃亡的灶户得以复归,而继续盐业生计。这个政策不仅惠及登州,而且与登州相邻的莱州也享受到了。
朱湘山:罢榷盐政策在登州即蓬莱从宋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这一奏议给蓬莱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在随后的9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如同地表史上春风化雨般的雨露,滋润着当地的黎民百姓。
吴忠波:苏公的爱民情怀,取决于其自身的为官准则。没想到刚到登州,心直口快的百姓就给他提要求:“将至登州,父老迎于路,以为政爱民如马默者为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以他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了他的“五日太守”的功绩,也将前太守马默不知甩过多少条街。
朱湘山:对此,当地的百姓对这位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疾苦的苏知州除了感激以外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礼遇。蓬莱阁上的苏公祠就是历史的铭记和印证。《增修登州府志·职官》也有这样的记述:“在郡未一月即内召,士民感化,深惜其去之速也,后立祠祀之,并祀名宦祠。”蓬莱阁作为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的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专门修建苏公祠以示永久怀念。
吴忠波:苏轼留给登州的政治遗产,无疑是巨大的。历代登州设立“三贤祠”,功绩卓著的苏轼当然是鹤立其中。后世筑成的苏公祠,专门为苏轼的功德流芳所打造。而作为千年神仙地、海市蓬莱阁,苏轼无疑成了仙境烟台最具代表的人物。它不仅激励历代官员以苏轼为榜样,为地方的民生发展和百姓的幸福生活,而履职尽责。对当前的现实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朱湘山:同时,苏轼作为军州事,在到任登州的五天内,他还深入兵营,视察海防并由此写下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对加强海防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议水军状》中,苏东坡首先分析了登州在防御东北少数民族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接着报告了百余年间登州屯兵戍守的具体情况,指出当时登州武备松弛,屯兵多有外调的严重问题,向朝廷表示了他深恐“兵势分弱,以启戎心”的忧心。奏请之下,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见,从此,登州海防、边防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也正是在苏轼的努力下,宋代蓬莱阁下建成了刀鱼寨,明代更是大兴土木,将其扩建为备倭城。
吴忠波:苏轼爱国热情被激发起来,学习骑射,思欲从军,始于初登仕途凤翔府任签判时(治平元年,1064)发生的西夏军进攻静边砦的战争。熙宁八年(1075)在密州知州任上会猎作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又洋溢着报国热情,一片沙场立功之意。苏轼登州任“水军状”的上呈,对宋代以水城和沿海岛岸水军防务、烽台设置等强化,无疑产生重大影响、起到重要作用。历史的看,蓬莱水城、芝罘所城、沙门(长岛)岛城,就是宋、明至今以来,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要的御敌前沿地和海防国门口,将其比喻成护卫国门的海上长城,亦不为过。
朱湘山:五天时间里,苏轼或深入民间,或灯下疾书,写出两篇关乎国计民生的调查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脚踏实地,心系苍生,同那些乐于“作秀”的官员相比,何止是霄壤之别。
吴忠波:正式在任时间,一周工作日;居留登州时间,超过一个月;苏轼从来登时,就被时疫伤寒闹得卧床,直到临走才痊愈康复。这位在北方冬季疫重时段,带病履职坚守岗位的半百老人,又是怎样的富于家国情怀的好官良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