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去庐山之前,苏轼说好不写诗,结果写了八首,其中一首成为绝唱( 二 )


苏轼来了兴致,忍不住在下方题诗?:
余过温泉壁上有诗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苏轼本是为了斗机锋取乐,没有一争高下的意思,不想原诗的创作者可尊和尚消息灵通,听说苏轼和了自己的诗,便一路小跑,拿了第三首和诗前来和苏轼再战。
如果说可尊先前无意名利的题诗还可圈可点的话,这回为了蹭大文豪苏轼名气的诗却是庸俗不堪?,低下至极,连打油诗都不如。
苏轼看到可尊这副急功近利的样子,觉得这人妄为出家人,竟然如此看重名利,当真可笑,便赶紧和朋友溜走?。
可尊和尚也不泄气,接着跑到另一处寺庙,见小和尚们正准备雕石刻字,便?不客气地说:我和苏轼和了三首诗,墨宝在此,劳驾你们给我刻上去?。
众人正准备把苏轼的诗刻上去,而且刚刚得知他在苏轼那里?讨了个没趣,便把他当作奇葩,不予理会。
苏轼在庐山游玩了十天,说好的不写诗,却忍不住写了七首。
然而,对于庐山,他真的了解吗??
他在山脚下,在山中,在山顶,各个角度都看过庐山,然而庐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那时候没有电影,他没办法对庐山有个全面的印象?。
庐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秘?
是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神奇??
是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美丽?
或许都是,也或许都不是。
只因身在庐山,反而看不到庐山,这是因为我们总是用自己固有的观念,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欣赏。
我们看到的,只是自己有限的视线和智慧所能看到的,却以为那就是世界的全部。
其实真实的世界,?远比我们看到的更为丰富。
?苏轼身在庐山,却写了一首很不庐山的诗,这首诗,却也是关于庐山最有名的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的美,在于风景,也在于?心境。
题诗#去庐山之前,苏轼说好不写诗,结果写了八首,其中一首成为绝唱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