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读书 | 何为戏剧?戏剧何为?( 二 )
其次的价值属于我这些行外的人。我看戏很少,最多的是看“央华戏剧”这面蓝色大纛下的剧。我这外行的价值是知道大众不知道什么,比如我们看央华的戏发现:日常的情景没有梦中的情景感人,眼前的形象没有回忆的形象凝练,而舞台下的那些日子,没有台上的日子真切。
我看央华的戏,最常疑惑的是:“为什么会决定排演这么一出戏?”
《犹太城》是以歌舞讲东欧一座集中营里的真事。那些三个月内必死的艺术家在写诗、歌唱,他们成立剧团,演出了最后一百场戏;那些三个月内必死的居民就穿戴起整洁体面的衣服,就在胸前佩戴鲜花,就呼唤着朋友涌到剧院里看戏。如此遥远的苦难,如此不同的苦难态度,为什么在今天在这里上演?
制作人王可然回答:他要请当下的中国观众去想“假如明天你会死去,今天你要怎么活”。
世上最较真的人是一直纠结于这类生死虚无的人。你看他书中自述,从中学时遇到戏剧以后就自言:“不做事我就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戏剧恰恰让我有强大的动力去活着……”我们读到的,是一个人偿还他欠戏的那条性命。
如此以性命制戏、以戏关照性命的人够格回答:
何为戏剧?
戏剧如何为?
文章插图
▲《新原野》剧照
何为戏剧?
王可然绕过古今中西,经典或前卫,传承或颠覆,着落在了一个“真”字上:那是冷酷到天地不仁的“真”,是人生命里本质的行动力,不为任何“后”建立起来的价值观、情感体系所改造。
戏剧兜兜转转,不过是想要返回这个根源。
重新来看那顶不新鲜的“先锋”帽子,荣也罢,辱也罢,绕住了多少人,去忽视书中说到的这个事实:真正的先锋是答对了题,开对了锁,要在突破之后成为主流。
戏剧之变,因为世界对真实的认识而变。当空间充满秩序和意义时,人心雍容,戏剧古典,制出来堂堂正正的悲剧喜剧;当时空被科学搞得只有几何和数字,制出来的荒诞抽象,依旧是在老实地返回真实。
那么再来看央华版的《庞氏骗局》吧。不必纠结于“音乐戏剧”的概念,你的体感已经在律动之中,还找什么旁的音乐?且说它的抽象。20 世纪就是一段倍速的密集节奏——而当下的加速已经到了支离破碎、彼此隔绝的地步了——最能感受那节奏的地方当然在美国。和骗局的始作俑者庞奇同龄的美国作家们,也用尽了“后现代”的各种写法,在模仿新闻纪实的剪接拼贴,在解构和戏仿,在黑色幽默。不虚构的人没法活,虚构的人也没法活。他们和庞奇发现(好像并不是发明)的骗局一样,呈现的是这个地转天旋的真实节奏。于是,我们看到的戏剧方法是冷峻地抽去布景和细节,把附着于钞票之上的物质剥离,只剩下一群为数字而癫狂的孤独生命,值得我们怜悯,并且自怜。
主角一把把掷向空中的美元,正好暗合中国人的丧葬风俗,就是《茶馆》最后一幕的撒纸钱。出殡时请的好手可以把一摞白钱抛到高过城楼,待送葬队伍出了城,最后一张才飘落回地上。
这场好戏就是那个年月落到今天的最后一张纸钱。我们在世纪末的一头,目睹欲火烧尽了一切皮相,只剩下个荒谬的结构。这荒谬本身就成了大真,成了大是,把你我都罩了个严实,近乎无路可走,何况你我还继续身在庞氏骗局里。这才是好戏,才是真正的先锋。
文章插图
▲《庞氏骗局》剧照(郭相辰摄)
央华制戏,往往如此。
- 读书堂@刘昚虚很经典的一首诗,短短4句纯是写景,留白技巧成为后世典范
- 宋江&水浒五虎大将能力到底如何为何没有鲁智深一水浒五虎大将
- |读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笑一顿的功夫,理清三千年中国史
- 中国$读书|中国科幻:站在微妙时间点,酝酿新生长
- 灵感$读书|数学和艺术如何互送灵感
- 规则|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 | 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 原著小说@读书 | 热播剧《开端》同名原著小说:一本普通人“一日困”的自救指南
- |日课丨朱子读书法44 如何真正了解一本书的内容
- 古典文学@探索何为有效的教育
- 你的故事!何为人生,句句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