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记录$“文字失语”,杀死你的表达力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
感觉自己没法“有文化地”说话了。
“每次想写一些东西的时候,
发现自己翻来覆去用的就是那么几个词语”——
聊天记录$“文字失语”,杀死你的表达力
文章插图

面对黄昏水波和鲜花交融的美景,
满肚子却搜罗不出一句能直抵心灵的赞美——
聊天记录$“文字失语”,杀死你的表达力
文章插图

打开微信聊天记录,
种种网络热词、缩写、
互联网黑话层出不穷,
表情包信手拈来,
遣词造句堪称印象派,
文法标点都不当回事儿。
靠着这些“喧嚣”的热词和梗,
年轻人的表达欲看似更旺盛了,
但渐渐地,
我们突然发现
日常对话中
充斥着乱七八糟的插入语和符号,
表达结构不再是一条连贯的直线,
而成了有许多分支的鱼骨形,
自己已经很难用通顺的话阐明想表达的意思,
更别说,
在真正需要逻辑完整地输出观点、
表达复杂情绪时的
词不达意、有口难言。
当代人语言趋向贫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此前,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
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
在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
27万名受“文字失语”困扰的网友聚集于此,
他们把这种“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的窘迫现状
称为“文字失语症”,
也就是语言表达力的下降。
聊天记录$“文字失语”,杀死你的表达力
文章插图

为啥我们不会讲话了?
表达力下降,
是因为现代人的“输入”不够吗?
事实上,
在信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
人们每天从互联网汲取到大量的碎片信息,
所读字数总和绝对不少,
但互联网的信息过载,
逼迫我们加大略读的比重形成浅阅读,
导致我们的思考习惯的丧失
和思维形态的退化。
同样,
人们被基于个人兴趣所构建的信息流环绕后,
会不知不觉间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信息茧房”中,
逐渐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的同时,
也会慢慢丧失多元思考和表达创作的能力。
难以突破“自恋的同温层”汲取不同看法的我们,
语言表达方式和输出内容也变得单一起来。
聊天记录$“文字失语”,杀死你的表达力
文章插图

当我们使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时,
还伴随着思考、理解文字的过程,
这需要具备领悟抽象思想的能力,
讨论严肃精神问题的能力。
然而,
与过去纯文字的表述方法不同,
借助互联网,
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缩略语、
表情包来表达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
“说话”的不是我们,
而是缩略语和表情包
在利用我们进行传播。
高度模式化的梗,
以同质化、复制化的形式传播,
让语言和文字的生命力被大大削弱,
那些看似更新迭代快、
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流行语,
不过是“新鲜出炉”的又一批陈词滥调。
在流行语的批量攻势下
我们的语言系统开始“宕机”,
失去了鉴赏文字优劣的分辨力,
更磨灭了表达自我的能力。
慢慢地,
我们对表达产生焦虑感、挫败感,
表达力的下降也扼杀了表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