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邦|育邦:日常有一种伟大的力量( 二 )


2
当然 , 作为一本传记 , 《吴敬梓》的文本力量首先来自对真实历史的考证 。 从吴敬梓的家世渊源到仕途际遇 , 从清代的地理建筑到社会时风 , 育邦以一种实证的精神完成了一次历史的溯源 。
古文献学专业出身的他 , 保留着 " 穷尽式 " 阅读习惯 , 他利用几个月时间 , 翻阅了几乎所有吴敬梓相关的史料和研究资料 。 而吴敬梓足迹所到之处 , 育邦全部一一走访 。 除了南京、全椒 , 吴敬梓与友人们游历的仪征、扬州、淮安 , 还有参加博学鸿词科应试去的安庆 , " 他走过的地方我都走过了 。 " 历史真实和文学创作的边界在哪儿 , 育邦很清楚 , 他要尽力让这本小书 " 经得起推敲 " 。
写作《吴敬梓》时 , 育邦特意选用了 " 章回体 " , 这也是对《儒林外史》最好的呼应和致敬 。 他用八个章节书写吴敬梓的一生 , 截取哪些人生片段 , 怎样布局皆有匠心 , 当然还需兼有 " 诗意 " 。 比如救张宛玉 , 就是我们在《儒林外史》中看到的沈琼枝的原型 , 被写进了《吴敬梓》中 , 因为育邦觉得这能够反映吴敬梓众生平等、尊重女性的博大精神 。
在《吴敬梓》的后半部分 , 育邦将大量笔墨用于描绘吴敬梓与文人朋友们的交游 , 一个背负 " 家声科第从来美 " 的家族长子突破世俗束缚成为宁静淡泊、寄情文学与山水的一代文豪 。 育邦还专门设计了 " 烹茶煮酒论奇人 " 一章 , 写奇人 , 这也是一种致敬 。 " 吴敬梓的小说里记述着每一个平凡的人怎么寻找自己精神上的追求与寄托 , 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宏大的叙事 , 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细微的事 , 但是直指人心 , 也常常直指人性中幽暗的领域 。 吴敬梓笔下的日常反映了一种很伟大的力量 。 "
在历史的回望中 , 育邦更希望传达的是吴敬梓和《儒林外史》所生发出的现代意义 。
不久之前 , 育邦和好朋友们就《吴敬梓》开了一次私人分享会 , 南京大学教授傅元峰谈到的一个观点 , 让育邦很受启发——我们现在看《儒林外史》 , 发现吴敬梓并没有这么激烈、苦大仇深地去讨伐或鞭笞科举制度 , 他对笔下的人物其实是充满悲悯和同情的 , 他与福克纳一样 , 是为了爱和怜悯而写作 , 更多的是关注人的个体命运在这个世界上如何存在 。 到现在也一样 , 我们每个人同样面临着自己和时代之间的关系 , 这也正是《儒林外史》穿越时光的魅力所在 。
3
有意识或许无意识 , 和育邦聊起他的创作生涯 , 他会时不时提起吴敬梓 。
他将自己青春期最大的叛逆归结为初二、初三时读完了《鲁迅全集》 , 最早的文学种子便是那时种下的 。 上了高中 , 他读到越来越多好的文学作品 , 譬如在高一时一个礼拜天的下午 , 他偶然在向同学借来的课外书中遇到卡夫卡 , 凭一个读者的直觉 , 感受到文学对他精神世界的 " 当头棒喝 " 。 到了大学 , 他更是疯狂地热爱上文学阅读 , 那颗种子长成了一棵小树 。 从小说、诗歌到文学随笔 , 育邦的创作多元而丰富 。
" 我认为文学不需要规划 , 就像吴敬梓这样的一个人 , 他肯定认为他是一个诗人 , 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小说家 , 但是他觉得《儒林外史》一定要写出来 , 恰恰是因为仅仅用诗歌已经不能表达他和世界之间这种广阔而深入的联系 , 必须用小说来表达出来 。 我觉得我的写作可能类似于这样一个想法 。 同理 , 《日瓦戈医生》一定是在等待诗人帕斯捷尔纳克 。 "
在 " 诗人 " 育邦看来 , 写诗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剑道 , 练到最高层次 , 看到任何一个打动你的事物 , 都会写出好的诗 , 一朵花落下来都有可能 。 另一方面 , 诗歌更是生命的积累 , 内力储存到那个地步 , 才可能出现那样的 " 招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