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纪念作家何为百年诞辰 交出金色的人生答卷
读到《第二次考试》,应该是在入大学之前。
初高中的时候,虽是特殊时期,可四下里,还是能见到一些幸存的书籍。当时的许多书,很难举出书名,因为太多人翻读过手,书封及内页,早已不存,正文常常从十数或二十来页“直接”出现。后来见到一些回忆文章,说多年后才知道所读某书的名目,我信,因为这也是笔者自己的经历。不能记得《第二次考试》出自何书,想来当初就是从这种不知书名的集子中读到的。
一此文一经过眼,便留下甚深印象。当时的多数作品,主题性极强,多围绕一个时代主题或倡导口号,虚构人物、事件,加上一腔直率热情,正确而热烈,但难入心,让人无从记忆。《第二次考试》读来却有实感,人物也鲜亮,事件细节可信,简洁而完整,是一眼可知的好文章。自然,对作者“何为”也从此深记不忘。
文章插图
何为(1922.4-2011.1)这篇作品放在今天看,并不多么稀奇,这自然是时代、视野变化后的认知。但在当年,它引动人的东西却不少。主人公陈伊玲,一个唱着冼星海《二月里来》报考音乐学院的考生,还加唱一支外国歌曲,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文章中描述:“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和音域宽广令人赞叹。”“当时就以她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理解惊动四座……”这样的表现,连“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不由颔首表示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下,隐藏着一丝微笑。”这是初试。第二次考试,还是这两首歌,陈伊玲却“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引起了考官很大的疑惑。后面是当时较习惯的构思,因为当地台风,陈伊玲参与抢险,忙累,一夜未休息,才导致如此。苏林教授亲自探访,获知一切。结果不难想象——如此人才,当然录取。
据何为后来介绍,这是一个听来的真实故事,经过作者巧妙构思、虚化,甚至添加人物而成,所以,后来评鉴者言其“散文”或“小说”,作者也不置可否。
一个听来的故事,人物描述为何如此真切?很多年后,作者才“透露”:“代替她的是‘一个偶然相识而又突然分开的人’,一个在我生活里写下堇色故事的人。她曾给我带来一朵秋天里光艳的花。我用感情笔触和青春色调来描绘陈伊玲的画像……”这个画像,在当时很是引人:“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嫩绿色的绒线上衣,一条贴身的咖啡色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1956年,敢于大胆描述女子身形穿着,是要冒一点风险的。
文章插图
除了主人公陈伊玲,重要人物还有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在当时,这并不是该突出的人物,但作者对苏教授尊敬有加,不仅开篇即以“著名声乐专家”称呼,还通过细节,对其权威的身份,做了“严格”“负责”“亲自走访”等良好品质的刻画;行为上又由“生气”到调查后感叹“我几乎犯了一个错误”的自责,完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描写,这也是当时吸引编辑及读者的一大亮点。
《第二次考试》为何为带来了一连串的影响。作品1956年底在《人民日报》发表;1958年,该文入选全国中学语文课本;同年,作家在新中国的第一部散文集《第二次考试》出版问世。《第二次考试》还被译成多种语言,介绍到国外,后来又催生了改编电影和广播剧。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去,《第二次考试》在悬念构思、人物塑造、行文运笔方面,仍有突出特点,这应该是它常常出现在多种语文试题中的原因吧。
- 儋州!儋州举行纪念苏东坡诞辰985周年寿苏会系列活动
- |纪念币中的“币王”-建行币,你了解它的收藏价值吗?
- 体育|限量2022套!一次收录31冬奥邮票集齐,还有超难抢的彩色纪念币!
- 不角兽@从独角兽到不角兽
- 出版集团|天津作家王松《暖夏》入列
- 文化|惠州女作家刘明霞新书《岭南有西湖》出版
- 木刻&四大主题,158场活动,血与火中熔铸“铁军魂” 红色盐城举行新四军重建军部81周年纪念会
- 新京报$读书 | 何为戏剧?戏剧何为?
- 李坤煌|《天天向上》纪念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年
- 宋江&水浒五虎大将能力到底如何为何没有鲁智深一水浒五虎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