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随笔|学术的过程,不仅有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创获,更是情义的凝结( 二 )


「传承与超越」
学术是一个薪火相传、前赴后继的过程 , 其间不仅有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创获 , 更是情义的凝结 。 如能有后者 , 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 。
学术传承有时跨越学科、民族、国家、文化等界限 。 一个人成长的因素 , 其实是多方面的 , 最重要的一点是“实” 。
地理学是一门立足大地并注重人地关联的学科 。 当我从经济管理、区域经济跌跌撞撞进入人文地理学这个领域 , 有幸跟着陆大道院士攻读博士学位 。 陆老师教导我们 , 在理论思考时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 , 要“进得去、出得来” 。 这与很多老师强调的“地理味”是一致的 , 就是先抓住实际的地理或空间问题 , 通过理论展演和解释后再反馈实践 。 这对我既是极大的考验和挑战 , 也是一种纠偏和补充 , 让人真正体会到“实”是什么 。
跟随蔡运龙教授做博士后时 , 我开辟了第二个研究方向:地理学思想史和方法论 。 通过这个坐冷板凳解读地理学经典的过程 , 可以真正理解和感受到地理学的价值和精神 , 并坚定了这个选择 。 蔡老师在谈到选才育才标准时 , 首先提到的就是一个“实”字 。 现在 , 我也把这个“实”字传递给我的学生以及想加入我团队的同学:为人要实 , 为文亦实 。
另外 , 许倬云先生在抱病之际还特意为拙作《体国经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撰评 , 发表在《读书》杂志上 。 其后 , 还对素未谋面的我有其他支持和帮助 。 他是具有世界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中国知识分子 , 他的古道热肠和坚毅执着的品质也影响了我 。
学术和人生还是需要坐标与参照系的 , 所谓“取法乎上 , 仅得其中;取法乎中 , 仅得其下” 。 当你真正明白什么是标准 , 其实也只是学术自觉和自信的开始 。 一些高的标准也许是永远达不到的 。 但是 , 必须得有一寸一寸付出实在努力的精神和态度 , 才会有超越的可能 。 它超越的不是别人 , 而是原先的自己 。
所以 , 真正的学术是对人生的历练和体悟 。 对人文地理学而言 , 更是如此 。
「我们与时代」
志之所趋 , 无远弗届 。
人文地理学不仅是我的职业 , 而是人生志向 。 以此为志 , 热爱所研究的领域 , 才能对自己脚下的路坚定不移 , 才能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热情与动力 。
【|学林随笔|学术的过程,不仅有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创获,更是情义的凝结】无论是获得荣誉与掌声 , 抑或是遇到挫折与低谷 , 志向和热情总会让人既有冷静的头脑 , 又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
要享受过程 , 直面问题 。 “尺度”(其实也有标准的含义) , 对于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 没有人能穷尽人文地理学的所有 , 大家应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值得一生为之奋斗的主题 。
通过地理学这个门径 , 我们探索的是人类文明、人类命运这个终极问题 。 能否解决如此宏大的命题 , 取决于我们的头脑、眼光与思维 , 以及迈出的微弱步伐 。 这一切汇聚起来就是地理学的力量 。
因此 , 不用害怕“大” , 而要勇敢突破学科既定范式与个人的定式思维 , 直面终极问题 。 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 也许会创造一个时代 。
要跨界交流 , 形成合力 。 青年学者应当与同行、同道、学生及其他社群形成一种共同体 。 “大学”(university)其实是一个“宇宙”(universe) , 它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知识和创造的共享 。 学科的交叉和联合非常重要 。 单个且微渺的“我”串联和维系起来 , 就塑造和形成了“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