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张玉清
《过年习俗序列二》
小 年
腊月的寒风,即将送走冬的银装素裹,迎来春的繁忙和希望。转眼又到“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家乡称之为小年,这也是腊八节后的又一个重要节日,在六七十年代虽然生活条件不好,可是家乡人对过年还是非常讲究,小年同样也有不少习俗。
印象最深的是农村过小年有“辞灶”的说法,当时我并不明白辞灶这两个字的含义,听娘说辞灶不能住在外边,要回自己家,尤其是不能住亲戚家,知道这是祖辈流传的习俗,至于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民间还有句“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爷上了天”更是人人皆知,可对我来说就像是听童话故事。小年这天农村开始蒸年糕,听长辈们说灶王爷要走了,吃了又香又甜的年糕才不会说家里的坏话。也有人说灶王爷吃了年糕会把嘴粘住,就不说话了。我是越听越糊涂,就问娘灶王爷从哪里吃年糕啊?娘说灶王爷就在灶堂墙上,掀开锅就吃了,不是真吃,是闻年糕味,你没听说吗,“灶王灶王开锅先尝”。这时我才想起灶堂墙上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的画像,虽然我对娘的解释一知半解,但感觉好像有点道理。
记得蒸年糕都是用黍子面和大红枣,那时生产队上每年都种几亩黍子,秋后把收的黍子按人口分给村民,我们家分的黍子平时舍不得吃,等过年的时候娘才拿出来蒸糕。每年春天青黄不接缺粮断顿,家里要靠吃统销粱才能熬过春天,所以小时候每天都盼着过年,一年不知道要问多少次,娘什么时候过年啊?只有过年才能吃点好饭食,哪像现在想吃什么随时可以做,人们常说“现在吃饭天天像过年”!那时的粘糕显得格外好吃,甜甜糯糯,入口即化,吃起来就没个饱,这时娘就会说别吃多了不好消化!
文章插图
【 灶王爷#青未了|小年】说起吃粘糕,使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总是惦记吃家里的枣。从我记事老家院子里就有两棵大枣树,枣树春天发芽开花结果,秋后大枣才成熟,生长期比较长,我是天天看看枣树上的枣什么时候长大啊!每年等不到枣发红,在青枣变白的时候就开始吃,特别是早晨天气凉爽枣更加脆甜,平时大人孩子都摘着吃,低枝上的枣很快就吃没了,最后只剩高处的枣,父亲先爬到树上晃,然后用大竹竿打,大枣啪啦啪啦的落在地上,我看到满地熟悉的红枣无比兴奋,因为天天看着它们长大,光看够不着吃,现在终于可以尝尝了,我就高兴的拿着篮子在下面拾枣,边拾边吃,等把枣都收起来,娘先挑一些好的用酒醉上封坛子里,等过年的时候才能打开,剩下的枣全部提到房顶上去晒,每次上房我都要吃几个,等枣晒干了,娘就收起来,说放着过年蒸糕吃。可不管娘把枣放到哪里我都能找到,趁着娘不在家我就去偷拿一两个,不敢多拿,怕娘看出来,吃进嘴里的枣要嚼好长时间,才舍得把枣核吐出来。看看现在真是今非昔比,人们再也不用愁过小年蒸不起年糕,估计灶王爷每天在民间吃的饭食也很好,“小年”人们不蒸年糕灶王爷也不会怪罪了。
据资料记载,灶王从夏朝就被民间尊崇为“大神”,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看来娘说的“辞灶”和民间“蒸年糕”的习俗都是对灶王爷的尊崇,辞灶是指灶王爷要离开的意思。灶王也是玉帝派来监督这家人的言行善恶,腊月二十三灶王回天庭向玉帝汇报,玉帝会根据情况降祸福,因此灶王爷说的话很重要。旧时,灶王画像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边写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此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辞别一周后,大年三十晚上,他带着这家人该得的吉凶祸福,和众神一起再次回到民间,过完年众神离开,灶王爷继续留在这家人的厨房,年前人们重新请回灶王爷画像换上,有细心的人家,在灶王画像前装块木板,摆放上贡品和香炉。现在农村供奉灶王爷的习俗还在继续,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 丹青|郑碎孟文化珍藏葡萄酒 视觉与味觉双享受
- 灶神|过小年竟然分南北,你知道吗?
- 孙姑娘!青未了|俺们村里唱大戏
- |年味读年画|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过小年
- 直播|交流|跨越时空,世界青年新春同框打卡
- 青岛市!青岛考古队在济青高速沿线新发现22处遗址和墓葬群
- 中国艺术&美景山东|山东省会大剧院:“岱青海蓝”和泉城特色完美融合
- info|传统节庆:今天是送灶日
- 灶神|年味读年画 |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过小年
- 糖瓜@齐鲁青未了|故乡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