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陈文:“我为这堂课准备了一辈子,我一生都在备课”】
文章图片
【陈文专栏】
“我为这堂课准备了一辈子 , 我一生都在备课”
原创作者|陈文
在201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开展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 。 这份历时半年的调查报告 , 从11个方面对国民一年来的阅读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 根据调查结果 , “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 , 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 , 与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 。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 , 较2017年的3.12本增加了0.20本 。 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26.38期(份) , 低于2017年的33.62期(份) 。 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2.61期(份) , 低于2017年的3.81期(份)” 。
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 , 较之以色列、美国 , 差距很大 。 其实 ,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知识 , 尊重读书人 , “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 , 唯有读书高”“耕读传家”等遗训至今耳熟能详 。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这“第一等好事”让位于其他事情了 。 即使以教书为业的老师 , 很多也以没时间为由将书束之高阁 。
有这么一个经典故事 。 一位校长去听本校一位历史老师的课 。 课堂上 , 这位老师信手拈来的史料、准确无误的表述 , 让听课者获得极大的享受 。 课后校长追问这位老师用了多长时间备课 , 何以课上得这么好 。 这位历史老师脱口而出:“我为这堂课准备了一辈子 , 我一生都在备课 。 ”
“一生都在备课” , 说得真好!要上好每一堂课 , 就必须一辈子读书学习 。 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
一、读基于学科、能夯实功底的书
为了做好本职工作 , 每位老师都要读基于学科、能夯实功底的书 , 这样才能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 。
一是读课程标准 。 要掌握好本学科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 。 比如 , 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科性质 , 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明确了母语学习的路径 , 即精读博览 , 勤写多练 。 这对我们做好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二是读教材 。 叶圣陶先生有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 但这是一个不一般的例子 , 老师一定要理解、用好这个例子 , 并能举一反三 。
三是读本学科前辈的专著 。 就语文学科而言 ,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鼻祖叶圣陶有关语文教育的论述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研究 。 另外 , 夏丏尊、朱自清等现代教育家对语文教育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 , 它们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
四是读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涌现出的学科名师的专著 。 名师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 , 是一份份宝贵的财富 , 值得我们学习 。
二、读能打开思维、启迪智慧的书
一位老师要想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 一定要主动、系统地阅读教育理论著作 , 读一些能打开思维、启迪智慧的著作 。
一是读古代典籍 。 《论语》《孟子》《学记》等典籍里提到的诸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原则 , 至今仍适用 。 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助产术)”对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有借鉴意义 。
二是读国外著名教育家的著作 。 这里 , 重点介绍两位对中国现当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 。 一位是杜威 , 他是美国现代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 一个多世纪前 , 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 培养出一批中国教育家 , 如陶行知、胡适、蒋梦麟、张伯苓、陈鹤琴等 。 杜威的“儿童中心”及“做中学”等教育思想 , 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很多国家 。 他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等值得仔细研读 。 另一位是苏霍姆林斯基 , 他是苏联伟大的教育家 , 在30多年教育生涯里 , 他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们 。 他提出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 , 与我们现在倡导的培养目标非常契合 。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著有41部教育专著 。 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 苏霍姆林斯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教育家 。 他的《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的艺术》《帕夫雷什中学》等 , 令我们常读常新 。
- 新疆|新疆创客10年研创新纤维艺术“述乡愁”
- 离职|“辞职”很简单?4个方法:教你优雅辞职!
- 80年代|80年代被当“金饭碗”的4种职业,如今3种无人问津,1种已消失
- 艺术|福建举办花鸟画作品邀请展“花鸟报春”
- |这是什么“神仙”年画?冬奥来了!
- 读音&历史上最“古怪”的对联,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能读懂的都是大师
- 盗墓空间$“鬼打墙”原来真的存在,英国数学家不仅将之证实,还被画出来
- 专家&古墓发现“不腐女尸”,几十位专家不敢动,盗墓贼看不下去我来
- 何以中国@视频|记者带你逛故宫之“何以中国”大展开幕
- 内家拳!浙江临海六旬老人重拾“府城记忆” 传承内家功脊骨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