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艺术唤醒乡土:想搞事儿,还是真洞察( 二 )


综上所诉 , 我认为城市更新里的艺术节主旨只有两种:一是重振凋敝的社区 , 二是提升社区的品味……不然 , 只会沦为“为艺术而艺术”浮皮潦草的应景之作 。

现在有一种观点说 , 社区需要的艺术是民间的、大众的、自己产生的艺术品 。 如今很多城市社区中都有了自己的“美术馆&博物馆” , 陈列着的“不是与咱老百姓距离较远的 , 高高在上的艺术” , 而是爷爷奶奶大婶大伯哥姐弟妹们的藏品、作品、自创品 , 可玩可看可亲可近可赏可爱 , 这比起博物馆美术馆 , 会更有参与感、体验感、幸福感 。
我不这样认为 。
难道在社区就可以减低艺术标准吗?我从小画画 , 我爹对我的要求就是只看国家级市级的美术展 , 只看国际大家的艺术作品 , 群艺馆等乱七八糟的画展不许看:“眼睛要看坏掉的” 。 一张白纸 , 最需要从高等级的艺文品类切入 , 正如古董界有一句名言:从小看博物馆里的真品 , 即便遇到赝品 , 你说不出哪里不对 , 但你不会觉得它是真品 , 想要从小通过艺术熏陶建立的标准和鉴赏力 , 只有从大师作品开始 , 无论美术还是文学 。
并不是“人人参与就会共创出美好街区” , 人人参与的前提是不要降低这个社区的格调和品味 , 事实上不可能“人人都是艺术家 , 人人都是策展人” , 公共艺术如果属于艺术范畴 , 难道不应该与专业美术馆共享一套艺术标准吗?喜欢在社区开展多元实践的艺术家、建筑师 , 应该恰如其分地来评价自己的作品 , 比表达自己更高级的 , 是不要降低其他人的审美层次 。
其实 , 刚刚过去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 主题就是以社区为中心 , 强调15分钟社区生活圈 , 普陀区的曹杨街道和长宁区的新华街道深度参与 , 对于我家门口新华街区的艺术介入 , 说实话 , 艺术的街角我没有发现 , 看到的都是艺术的槽点 , 它们不但没有起到社区活化美化的作用 , 反而喧宾夺主 , 画蛇添足 , 不伦不类 。
新华街区的主题色 , 如果提炼出来 , 应该是英式别墅的砖红色与街上的梧桐绿 , 可现在街道上刷的、海报上贴的全部都是明黄搭亮紫 , 好几个地方都停着民国时的黑色黄包车 , 这种过气的租界符号居然又拿了出来 , 其实这个地区当初还不算正宗法租界 , 只不过是越界筑路的幸存者而已 。
艺术介入 , 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顶着这个概念来参与的 , 因为其品味与趣味 , 会暴露审美水平和文化程度 。 已经很热闹的街区本就不需要艺术介入 , 那些比较破旧、房子类型混杂 , 店铺形象良莠不齐 , 才需要用艺术装置来提升街区美学 , 为小铺业态的调整与招商起到关键作用 。 “想搞事”与“真正洞察到需求”完全是不同的出发点 , 因此结果必然也大相径庭 。
所以 , “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创新” , 而不是画蛇添足 , 确实是艺术介入应该首先考量的切入点 。
回到这本书 , 这里其实给出了启示 。 书中写道 , 好的公共艺术总是充满奇思妙想 , 张力十足 。 它们的出现常常使人视觉和精神都得到刺激和放松 , 又因为空间的公共性 , 任何人都可以来参与 , 体会和感受 , 从而和空间有了更多的感情联系 。
同样 , 在社区里渗透艺术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感 , 除了经典艺术 , 新生代一流设计师的作品也可以得到居民会心的微笑 。
上个月 , 我刚去了帝都内务部胡同里的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社区文化生活馆 , 大家都被一只五彩斑斓的“雄鸡凝视”了一下……这只鸡在刚刚结束的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海报设计大赛的网络人气投票中获得了第一名 , 这张眼神犀利、睥睨众生的雄鸡作为主视觉海报其实败选了 , 但它成功地让自己和金鸡奖获得了C位关注 。 而《雄鸡凝视》能够火速圈粉 , 其本身具有的网感是独一无二的 , 这种老少咸宜的动漫IP也给胡同增加了在地艺术的感染力——老百姓应该还有胡同里雄鸡报晓的集体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