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艺术唤醒乡土:想搞事儿,还是真洞察( 三 )


不仅要用雄鸡来“唤醒艺术” , 更要“打动观者” 。 我觉得这些都是另一种值得推广的艺术介入社区的策展与主题 , 社区并不是低人一等的公共空间 , 应该把最有质量的艺术形式放在临门一脚的社区面前 , 激发社区居民领略到艺术的感染力 , 从而提升了整条街区的品味和品质和品相 。
春节前 , 你在上海的某个地铁站里 , 会遇见普拉多博物馆 。 这个来自西班牙的世界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 , 将29件精心挑选的艺术大师鲁本斯、丢勒、伦勃朗、迭戈和戈雅等人的作品带到了大众的面前 , 展现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末的艺术发展脉络 , 将地铁站的1号口打造成了一座画廊 , 让行色匆匆的人们享受到大牌艺术家作品的魅力 。
2021年 , 第三届上海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 , 就展现了社区真正需要的艺术走向 。 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马路 , 从衰落困境的逐渐重振活力的街区 , 到底需要怎样的艺术呢?策展人提到了“盘活街区多元生态 , 积累更多社会与文化资本进行探索” 。
与这个街区等量齐观的 , 是源于烟火生活、又高于烟火生活的“真实性” , 是重新激发这1.6公里的人文底蕴和未来遇见 。 这里既有学术领军者的学术对谈 , 又有海派小说家及戏剧参与者在咖啡馆里的赏析会;在诗歌书店里还做了波德莱尔诗歌对谈;图书馆播放着在地两条街区的纪录片……有80年历史的里弄 , 演出了在地主题的沉浸式剧目 。
北川富朗说到:“艺术正是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文化” , 我们运用“文化”使现实变得更加美好的各种举措已经开始了” 。
所谓有文化 , 就是不要“过度介入”;不要为了艺术而艺术;不要没有自知之明;不要有一搭没一搭……在没有想好要解决当地什么问题之前 , 在做不到唤醒并打动观者之前 , 先不做 , 先想想 , 这比滥做更加明智 。 艺术这玩意儿 , 光靠热情 , 苦劳 , 花钱 , 都无法掩盖审美上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