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川$顾川泰山|泰山老城述记·南关

文|顾川泰山
题记:飞光流年,世事沧桑,多少的陈年旧迹,早已烟消云散,代之以新城区的建设与发展。恰如元人李简《朝觐坛》诗所云:
朝觐当年筑此坛,
旌旗影里簇仙班。
只今惟有青山在,
日暮孤云自往还。
顾川$顾川泰山|泰山老城述记·南关
文章插图
(孙玉图)
南 关(三)
南关街以东、五马街以南这片,现属城南地段,以前却是泰安重要的历史文化区,留有唐高宗、玄宗、宋真宗的足迹。
首先是唐封祀坛,即舞鹤台。位于迎春中学南大门一带,创建于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封禅泰山期间。旧志云,唐高宗筑封祀坛于泰山南四里许,又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之碑,旋名封祀坛曰舞鹤台。其形制“如圆丘”(明汪子卿《泰山志》)。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泰山封禅亦建坛于此。原有张说奉诏撰《封祀坛颂》碑。至民国时早已废弃颓莽,然坛基仍存。当地居民呼作“南骨堆”,又称“焦赞台”,概民间演绎所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军修建飞机场时铲平遗址。
唐封祀坛北一里余为白骡冢,具体方位不详。据清唐仲冕《岱览·卷第十三·岱阳下》引《开天传信记》:“上将登封泰山,益州进白骡,洁朗丰润,权奇伟异。”传唐玄宗登泰山乘此白骡,上下山柔习安便,如履平地,不知登降之倦。礼毕下山,才下山坳,休息未久,骡累毙于此,官员奏报称白骡无疾而殪(yì)。真宗叹异之,遂封为“白骡将军”,并备棺垒石为冢。
关于白骡冢位置,今仍存有争议。一说此冢在红门东,并以其地之断踣丰碑为白骡冢碑。旧志又多有以“方下山坳”等字句,其址在城南,以为太远。《岱史》云:“(白骡冢)在封禅坛北一里。”《泰山道里记》亦云:“在封禅坛北一里余,于今存焉。”《泰山小史》云:“(白骡冢)在岳阳,碑记冢迹尚存。”以此定位,在旧城东南一带可能性更大。对于红门东之断踣丰碑及白骡冢具体所在,聂鈫《记》考曰: “然红门东有丰碑断踣,趺下磨灭无字,惟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月廿五造二年五月’十二字,碑侧犹存宋人题识‘当日东封安在哉,茫茫今古泯尘埃’字句可读。翻转审视,底面有行书,字影差小,隐隐莫辨。按赵明诚《金石录》云:‘唐登封纪号文,高宗撰并行书,飞白书额,小字,乾封元年二月。一勒石山上,不知毁于何时。一立碑山下。’意或武皇补刻,以残碑及《开元记》证之,白骡冢在城东南,今失其处矣。”民国年间赵正印根据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等字样,断为唐高宗《小字登封纪号文碑》。1990年复立于原处,碑文已磨灭不可辨。
顾川$顾川泰山|泰山老城述记·南关
文章插图
(孙玉图)
唐封祀坛东稍偏南为宋封祀坛,宋真宗东封泰山时所筑。据南关老人贾明普讲,坛址在原市化肥厂院一带,建国初坛基犹存,当地人称“东骨堆”,又称“孟良台”,概与唐封祀坛相应。有大臣王旦奉诏撰、裴瑀书并额篆《大宋封祀坛颂》碑,高450厘米,宽165厘米,厚80厘米, 字径13厘米,行书,43行,3777字。1972年移置岱庙天贶殿前东碑台处。时封祀坛合祀五方帝君。五方帝君即东郊青帝、南郊赤帝、中郊黄帝、西郊白帝、北郊黑帝。《颂》云:“山下设坛四成,如圜丘之制,乃命茂亲,以承大祭。”可见,真宗当时并没有来此坛奠献。宋焘《泰山纪事·地集·宋真宗登封纪略》对其在泰期间的行程所记甚详,也没有提及此处,而是由“茂亲”(《岱览》记有驸马尉二人、摄司徒、司空等)充任献官祭祀。1959年,章家庄进行农田建设时,将坛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