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部|在云南红河县洛么村,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代传承听,梯田上的“交响乐”(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声部|在云南红河县洛么村,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代传承听,梯田上的“交响乐”(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文章图片

陈习娘(右一)在梯田间与村民一起表演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
【声部|在云南红河县洛么村,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代传承听,梯田上的“交响乐”(文化遗产赋彩生活)】人民网采访人员 雷 阳摄
声部|在云南红河县洛么村,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代传承听,梯田上的“交响乐”(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文章图片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梯田 。
张洪科摄(影像中国)
“不跳乐作谷子不饱满 , 不跳乐作寨子不热闹……”在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海翻腾 , 吞吐着层层梯田;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委会洛么村里 , 哈尼古歌《栽秧山歌》的欢快曲调余音袅袅 。
这个由十几户人家聚成的小村落 , 就是国家级非遗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陈习娘的家乡 。 他有两个愿望:一是哈尼古歌能在梯田上代代传唱;二是梯田上的“交响乐”能走出小村落 , 走向全世界 。
哈尼古歌与梯田相伴相生
蓝天为景 , 梯田为台 , 山雾为幕 , 悠长的历史岁月里 , 哈尼族人民在梯田劳作中逐渐形成了哈尼古歌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 延绵至今已有千年 。 “哈尼古歌与梯田是相伴相生的 , 对我们来说 , 种田时唱歌就像口渴时喝水一样自然 。 ”陈习娘说 。
然而 , 哈尼古歌没有文字记载 , 口口相传 , 要想学习并不容易 。 “一半学得懂 , 一半学不懂 , 要靠自己体会 , 硬着头皮摸索 。 ”说起学艺的经历 , 陈习娘打开了话匣子 。
陈习娘是家中长子 , 年少时的他跟着长辈在梯田里插秧 , 晨起上山、暮时而归 , 在劳作中开始学唱哈尼古歌 。 “哈尼古歌里包含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 , 想起啥就唱啥 , 源于自然、源于生活 。 ”田埂上 , 总能看见一个少年一边干农活 , 一边哼着调子 。
17岁那年 , 陈习娘选择到元阳县倮里自然村拜师 , 正式学习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 8年学成出师 。 如今的他熟练掌握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吹、拉、弹、唱的各种技艺 , 已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
透过歌声 , 听众能看到一方水土上延绵的历史文化 , 也能看到人们生活劳作的点点滴滴 。 “我想当非遗文化的传承者 , 把哈尼古歌一直唱下去是我的责任 。 ”现在 , 陈习娘的老宅成了村里的文化传习馆 。 平时 , 他经常在这里和学生们交流唱法 , 用自己制作的二胡演奏哈尼古歌 。
10个人能唱出8个声部
“云海在梯田里升腾 , 上下飘忽 , 犹如悠扬婉转的歌声 , 让人为之陶醉 。 春夏秋冬 , 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美丽 , 梯田给了我们创作歌曲的无限灵感 , ‘迤萨’——”讲到动情时 , 陈习娘又唱了起来 。
丰富的内容 , 多样的曲调 , 哈尼古歌与梯田劳作息息相关 。 “每年插秧节的时候 , 如果人少 , 秧苗也少 , 我们会用高亢的调子来唱;要是人多 , 我们就把悠扬婉转的各种曲调和内容糅合在一起 , 变成多声部 。 ”陈习娘介绍 。
上世纪80年代 , 哈尼古歌逐渐被更多人了解 , 陈习娘也迎来了第一次演出的机会 , “我们团队4个人受邀到昆明演出 , 每人得到了18元钱的酬劳 。 ”“10个人能唱出8个声部 , 居然有这么好听的歌!”观众的赞美让陈习娘信心倍增 。
“以前我们上了舞台 , 手脚发抖直冒汗 , 现在表演的时候更自如了 。 ”在陈习娘等传承人的努力下 , 从村子到城镇、从云南到海南、从国内到海外 , 哈尼古歌越唱越远 , 梯田上的“交响乐”有了更大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