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年:年俗流变 情怀依旧

年俗流变 情怀依旧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 大街小巷的年味越发浓郁起来 。 年年花相似 , 岁岁人不同 。 随着时代的变迁 ,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 过年的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
我小的时候 , 对过年总是充满向往和期盼 。 那时家里生活拮据,很多平时想吃的美味只有过年才能吃到 。 每年冬天 , 父母便操持着腌腊肉、灌香肠 , 然后风干 。 临近春节时 , 他们又忙着蒸包子、炸圆子、剁饺子馅、炸年糕……虽然日子不宽裕 , 但父母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出各种美食 。 记忆中 , 炸圆子是我的最爱 , 做这道菜是很花工夫的:母亲先把糯米淘洗干净 , 蒸熟 , 拌入剁好的猪肉馅 , 加葱末、姜末、生粉、鸡蛋、盐、鸡精 , 使劲搅拌 , 然后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圆子;父亲把圆子一个个轻轻地放入油锅中 , 此时炉火不宜大 , 要小火慢炸 , 否则会把圆子炸煳;待圆子炸至金黄色时 , 就可以用漏勺捞出来了 。 此时屋里弥漫着圆子的香味 , 我和姐姐看得口水直流 , 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 , 那叫一个香!等除夕来临时 , 华灯初上, 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 , 笑语不断 , 温馨幸福 。 近些年 , 生活条件好了,我和姐姐不愿年迈的父母再为年夜饭辛苦操劳 , 总是提早在酒店定下年夜饭 , 不仅可以品尝不同的风味 , 而且省时又省力 。
春节|过年:年俗流变 情怀依旧
本文图片

【春节|过年:年俗流变 情怀依旧】贴春联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 记忆里,正放寒假的我总是在年关将近的某天跟着母亲去街上买春联 。 母亲紧紧地拉着我的手 ,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 , 路边的摊贩把春联从大到小依次排开 , 供人挑选 。 那时的春联多是手写的 , 大红纸上黑色或金色的毛笔字苍劲有力 , 洋溢着吉祥 。 后来 , 随着时代的变迁 , 春联大多是印刷的 , 纸张质量比原来好了许多 , 购卖的时候选择面也更多了 , 只是与透着墨香的手写春联相比 , 似乎少了一点年的韵味 。 6年前 , 表弟报了书法辅导班 , 几年下来 , 技艺不断提高 , 于是 , 我家的春联几乎都被他“承包了” 。 看着大门上家人书写的春联 , 我感觉特别亲切 , 仿佛有一股暖流在心里涌动 。
过年少不了置办年货 。 过去买年货, 往往要来来回回跑很多趟 。 记得小时候 , 我家附近没有什么大商店 , 母亲常常带着我去较远的地方买年货 。 那时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挤公交车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而且有些外地特产在本地根本买不到 。 如今, 电商、微商等各种新兴商业平台火爆升温 , 网上买年货成了“新气象” , 快递物流服务方便快捷 , 我只要在家里轻轻点击鼠标 , 各种年货很快就会被送上门来 。
春节|过年:年俗流变 情怀依旧
本文图片

儿时的年是少不了鞭炮的 。 每逢过年 , 家里总会买上好些花炮类产品,有“摔炮”“神仙棒”“冲天炮”“地老鼠”等 。 虽然我对鞭炮有些害怕 , 但小伙伴中有胆子大的 , 主动要求放鞭炮 , 我只要听着、看着就很高兴了 。 除夕的夜晚 , 当家家户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 当绚丽的烟花在空中次第绽放, 新年就这样热热闹闹地来了 。 虽然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 但它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 , 因此 , 近些年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鞭炮 , 或改用电子鞭炮 , 这样做不但净化了环境 , 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
拜年是过年最具仪式感的事 。 大年初一早上 , 父母会带着我和姐姐到亲戚或朋友家拜年 , 而现在则变成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电子贺卡拜年、微信语音拜年 , 传递祝福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 , 越来越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