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陈奕平:春节民俗为何是华人抹不掉的文化记忆?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电 题:陈奕平:春节民俗为何是华人抹不掉的文化记忆?
中新社采访人员 吴侃
文章插图
俗话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对常年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春节民俗是抹不掉的文化记忆、断不了的浓浓乡情,更是永久不变的团圆期盼。
海外华侨华人为什么能将春节民俗代代相传?春节民俗活动在海外何以成为跨族裔的社会活动?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华侨华人研究院陈奕平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作出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春节是华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有哪些春节民俗?海外并不具备祖籍地那样过春节的社会文化基础和氛围,华侨华人为什么能将这些年俗代代相传?
陈奕平: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重要节日,春节在海内外中华儿女心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节日都难以超越的。华侨华人的春节民俗活动很丰富,家庭层面的有亲友团聚、吃年夜饭、给压岁钱、围炉守岁、祭祖祈福等;社区层面,每逢春节各国的中国城和唐人街会点亮新春彩灯、挂起大红灯笼,还有舞龙舞狮、新春庙会、春节大巡游等欢庆活动;国家层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春节定为全国或者部分城市的法定节日,春节期间会有政要发表贺词、邮政部门发行生肖邮票和地方社区组织大型庆祝活动。
年俗何以在华侨华人之间代代相传?一方面,周而复始的年节和年俗是民族文化的标记,具有强大的记忆点,成为华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即便他们常年生活在海外,这种记忆依然深刻而生动,具有天然的感召力;另一方面,海外华侨华人大多生活在多元文化背景的社会环境中,作为少数族裔,他们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对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建构有内在的需求,也有自觉传承和传播的意识。
文章插图
2020年1月,加拿大温哥华唐人街举行庚子鼠年华埠春节大游行。图为游行队伍中舞起的金龙。中新社采访人员 余瑞冬 摄中新社采访人员:在海外出生长大的华裔新生代往往对春节民俗的文化内涵知之较少,对中华文明缺乏深层认知,春节民俗对维系华裔青年一代的民族认同感、增进他们对中华文明的理解有何意义?
陈奕平:海外华裔新生代对春节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知之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移民本土化、融入主流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华裔新生代与祖(籍)国的联结减少甚至中断,出现了所谓“失根”的问题。春节民俗和文化活动让华裔青少年能够观察、了解、欣赏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建立起与祖(籍)国和家乡的联系,寻回中华文明之“根”。
想要加深海外华裔新生代对年俗文化的认知,华人家长首先要起到传承、引导的作用,每逢春节可以带领孩子参与置办年货、准备年夜饭、拜年祝福等家庭活动,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剪窗花、写福字、画年画、贴春联等,加深对年俗的记忆;华文学校也可以开展相关讲座或课程分享,向华裔青年讲解春节的历史、解释春节年俗的内涵,同时组织学生们开展一些年俗展示和体验活动;海外华文媒体作为国际传播中重要的民间使者,可以全面介绍中国春节文化、深入挖掘春节文化内涵,帮助华裔新生代了解中华文明的魅力及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历史趋势。
- 农民画@民俗活动年味浓,留秀过年欢乐多!
- 春节文化$三天三夜斗龙灯 非遗传承人讲述四川北川春节文化丨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
- 春联|东西问|“年味中国”系列稿之一:西方为何没有春联?
- 系列|东西问 | “年味中国”系列稿之一:西方为何没有春联?
- 上联@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网友纷纷给出下联,趣味十足堪称妙对
- 非遗文化|圳在过年|新春乐不停,非遗过大年,在深圳感受特色民俗
- 史湘云|送湘云碟子,送贾环风筝,袭人拿着宝玉的东西收买了多少人心?
- 佛祖@唐僧是金蝉子转世,那么金蝉子是什么东西看如来道出来历!
- 传统&安徽肥西:传统民俗迎新年
- 民俗&挂门笺,迎新春!五彩福虎栩栩如生,情报员带你感受临沂非遗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