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 , 对联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 常有诗、词、联并列之谓 。 贴出去 , 读起来 , 是组相互对偶的文句 , 由上联和下联构成 。 记得小的时候 , 上学和放学的路上 , 哪怕是柴门陋户 , 也能读到“忠厚传家久 , 诗书继世长”等佳句 。 好像是一种家风家教的宣传与动员 。 除了贴在门板上 , 也有张挂或镌刻在厅堂及房柱子上 。 不管用在哪儿 , 乡绅和塾师代笔时都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贴切 , 上句末字声调必仄 , 下句末字声调必平 。 根据所置地位和内在含义不同 , 可以分为门联、楹联、寿联、挽联、春联、贺联等样式 , 也可从另外角度概括别称“对”“联”“对、句”“对子”的 。
那么 , 在我国联语发展历史上 , 让人最早读到并且公认成熟的作品是什么?普遍推举为:五代后蜀孟昶(916年—965年)所撰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 , 佳节号长春” 。 此联用语喜庆、勃然生机 , 而且对仗工整、声律和谐 , 被说成“春联的鼻祖” 。 此事此情《宋史·蜀世家》曾有翔实记载 。 自打五代时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 , 其后便写于纸上 , 称为“春联”了 。 宋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 , 清时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都有不同文字的记录 , 原来明清时期 , 此习俗之风已经很盛:“春联者 , 即桃符也 。 自入腊以后 , 即有文人墨客 , 在市肆簷下 , 书写春联 , 以图润笔 。 ”润笔是指书写的酬劳吧 。 冰心女士出生于清末 , 她还记得:“每到新春季节 , 总会看见人家门口贴的红纸春联 , 上面有的写着‘爆竹一声除旧 , 桃符万户更新’ 。 ”却不知起始何年 , 后来私塾还专门开设了一种功课 , 即对对子 。 当年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提到过:“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 。 大约由一字到四字 , 先生出上联 , 学生想出下联来 。 不但名词要对名词 , 静词要对静词 , 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 , 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 。 例如先生出一山字 , 是名词 , 就要海字或水字来对它 , 因为都是地理的名词 。 ”
别看对联只有上下联两句 , 顶多加个横批 , 但表现力也与诗词同样强烈 。 无论是抒怀言志还是咏物赏景 , 历代佳联不绝 。 五代之后 , 宋元明清 , 屡见新篇 。 据说明代初始皇帝朱元璋 , 率部占领了婺州 , 在城楼上立起大旗两面 , 亲书对联道:山河奄有中华地 , 日月重开一统天 。 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 , 撰有名联:每临大事有静气 , 不信今时无古贤 。 至于名胜畅游之地 , 如黄鹤楼、岳阳楼、大观楼以及滇池 , 都得续撰佳作不少 。
现今 , 优秀对联成功写作 , 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 重要的是让人悟出写作对联的切实门径 。 一是充分尊重并继承发扬往昔联语的优秀特殊本色 , 不骄横、不戏耍;二是赋予时代精神 , 融注于现实风习烟火 。 对联如同诗词 , 毕竟是要表达思绪和情感的 , 要能谱出人民群众的心声 , 为之喜闻乐见 。 三是懂得对联的用语规则 , 钻研结构要求 , 服从于行之有效的践行经验 , 进而开创新的联语天地 。
【润笔|闲话对联】祝愿广大对联珍爱者和不倦习作者 , “百尺竿头 , 更进一步” 。 面对大好河山和蓬勃事业 , 严冬之后“又是一年春草绿 , 依然十里杏花红” 。
- 对联#趣味对联,上联:刘邦、刘备、刘德华,网友对的下联很是妙!
- 包饺子|团团圆圆过大年,年30,帖对联包饺子,家的味道。
- 挥春|对联也有国际范!外国留学生手写红火挥春,喜度中国年
- 政治|献给各科老师们的新春对联
- 贴对联#贴对联、年夜饭、收红包……除夕你最期待啥?
- 读音@这幅对联, 十人有九人都对不上, 你能对上吗
- 美人|我们的对联
- 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红颜知己去世,他悲痛欲绝,挥泪写下一副对联成为千古绝唱
- 徐宗干#3副对仗很工整的对联,水平有目共睹,千年后还是很香
- 对联$刘姓家族出一上联:“刘启,刘秀,刘德华”,李姓家族霸气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