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许倬云:宁可丢官也要为百姓做事的读书人,为何没有了?

知识分子|许倬云:宁可丢官也要为百姓做事的读书人,为何没有了?
本文图片

什么是知识分子?
许倬云 | 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
(转自“学习俱乐部”公众号)
我一辈子所做的事就是读书与教书 , 想在知识这个非常宽大的海洋里开拓自己的境界 , 整理已知的知识 , 假如说知识分子是个志业的话 , 我可说终身投入到这个志业 。
?
▍ 古代的知识分子:从“巫”至“士”
什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指的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读书人” 。 在新石器时代 , 就有这种人出现了 。 他们的原型是巫和觋 , “巫”是男巫 , “觋”是女巫 , 简单说都是通灵者 。 这些人除了打猎、捕鱼、采集果实外 , 会在观察之中钩玄提要 , 想到吃饱以外的事情 。
我在《西周史》一书中 , 讨论过周代“史”这个职务的各种各样的分工 , 包括记录员、历史的编撰者 , 等等 。 这些人善于从历史中找到一些道理 , 找出哪些政治现象会引发哪些后果 。 他们做的已经远远超过专业技术性工作 , 这些提升知识到智慧的人物 , 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知识分子 。
接下来的春秋时代 , 礼坏乐崩 , 很多知识分子从“王官”被释放出来 。 当时一个贵族的领地被占领 , 贵族手下一大批祝、宗、卜、史就会被释放出来 。 孔子就是其中之一 , 他本身虽没担任过祝、宗、卜、史这类职务 , 但他从掌握知识的人那里学到许多学问 , 成为著名的大学问家 。 孔子的弟子、同事 , 有很多是直接、间接从专业工作中被释放出来的人 。 这些人已不具备公务人员身份 , 不再由官方供养 , 为了重新获得长久扮演的角色 , 他们游离待雇 , 进而向世人提示所知所闻 , 警世告人 。 从春秋开始一直到秦汉 , 这些游离的知识分子 , 我们称他们为“士” 。
▍ 知识分子的四种类型
北宋的张载曾说过四句话:“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 ”这四句话可以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期许 , 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四个方向或维度 。 我在这里稍做扭曲 , 将张载所说的这四个方向 , 转化成知识分子的四种类型 。
第一类是“为天地立心” , 也就是解释自然现象和宇宙意义 。 张载说:天地本来无“心” , 要人给它立个“心” 。 广大空间为“宇” , 无时无往为“宙” , 人去解释宇宙 , 这属于理念的维度 。 所以 , 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是理念上的哲学家 。
“为生民立命”属于实践的维度 。 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 , 是把理念付诸实践的执行者 , 也许是官员 , 也许是社会领袖 。
“为往圣继绝学”也属于实践的维度 。 他们想办法扩大并传承所学 , 总盼望后来的人能学得比自己更好 , 教书人就属于这一类型 。
“为万世开太平”属于理念的维度 。 这个类型的知识分子能提出一个理想境界——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生活或理想的人生态度 , 盼大家往那个方向走 , 并且用这些理想来针砭、批判、矫正眼前所见不合理的地方 。 这个类型的知识分子 , 可以是革命者 , 这些人无论做得好坏 , 其主要动力是把人类推向更好的境界去 。
努力寻求、实现上面所提的四个维度 , 是知识分子自我期许的常态 。 有人努力于哲学的思考;有人在文官系统工作 , 作为“良吏”;有人在教学方面努力 , 作为“良师”;也有人想建设大同世界、桃花源 。 几千年来 , 中国的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在这几个维度里努力着 。
▍ 中国知识分子努力的目标
凡是时势比较好的时候 , 例如开国之初 , 有些知识分子会努力于全盘性讨论 , 会投入解释新秩序 , 如董仲舒一类人物即是有理想志业的第一类知识分子 。 另一方面 , 凡是碰到困难或挑战时 , 第四类知识分子出现最多 , 如东汉及晚明 。 东汉的读书人把儒家悬为理想 , 针砭政治的败坏、权力结构的腐败、皇权无限地膨胀 , 于是他们形成抗议运动 , 成千上万的学者投入其中 , 却都被禁锢 。 明朝的东林党也一样 , 一般读书人陶醉在科举制度下 , 只想过自己的生活 , 却有另一批人悬着儒家的理想 , 针砭当世 , 起来抗议政治败坏 , 百死不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