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为什么欧洲骑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战,中国侠客却只催生了武侠小说!( 二 )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也曾有人试图在战争中遵循类似的骑士原则,宋襄公就与楚国在战争中使用骑士理念:“君子不再创已经负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人…敌人处于狭窄艰危之地,就不要进攻…也不攻击还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结果大败…千百年来被嘲笑、被批判:“我们不要宋襄公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他那一套用来打仗是不行的。”(见《论持久战》)。骑士原则到底是高贵还是蠢猪,取决于对手跟你是否遵循同一游戏规则。如果大家都遵守骑士准则,以此为荣誉,当然是好的,可是如果周围都是“兵不厌诈”的对手,你还抱着骑士准则就肯定水土不服了。中国侠义在书中对中国侠客的最早描述见于《韩非子·五蠹》,“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文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对侠客的评价代表历代统治者对侠客的态度。虽然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力赞过游侠言必信,行必果,但在东汉之后,侠客地位便一蹶不振,他们行侠仗义、替天行道是对封建统治者权威的一种蔑视和威胁,所以朝廷官府始终视他们为异类。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侠客很难像欧洲骑士和日本武士那样形成一股有力量的社会阶层。就算一旦组织兴旺形成气候,又容易被官府绞杀或利用。所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侠客不多,写侠客的作品倒是挺多。小说《三侠五义》总结了中国式“侠义”的两个主要特征,一:“行侠仗义的人…见了不平之事,他便放不下,仿佛是自己的事一般,因此才不愧为那个侠字。”二:“凡你我侠义做事,不要声张,总要求机密…不露本来面目。”到了金庸先生那里,武侠小说上了一个台阶,在他打造的武侠世界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张艺谋的武侠片《英雄》中,刺客无名也是追求为社稷苍生而死。但在史料中,刺客的高光时刻——靳柯刺秦王,也更多是对“士为知己者死”的践行,最后还以未遂终结。战斗力存疑。即便是在中国的武侠文学作品中,侠客也很少像日本幕府武士和欧洲骑士团那样崇尚战争、好勇杀伐。
文章插图
据《骑士团编年史》记载,库尔姆城被围时,守城部队曾三次派人去雷登求援,他们所要求的仅是派来一名骑士。在一场战斗中,一名骑士的战斗力就可能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鲍德温四世就曾率领几百骑士,数千步兵击败了萨拉丁统领的两万士兵。战事越频繁、越持久骑士平步青云,发战争财的机会就越多。在血雨腥风的中世纪,百年战争、十字军东征等大型战役给力骑士们充足的时间牟取暴利。骑士们的庄园土地越来越多,他们越来越富有,开始放下武器,享受上流阶层的悠闲生活,12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成功地将骑士转化成了绅士。
文章插图
在黑暗漫长的中世纪,有关骑士传说的文学冲破禁欲主义的帷幔,热情绽放,在欧洲各国风靡了一个世纪之久。尽管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一部分,就跟中国武侠小说的文学类型差不多,但因为骑士文化是中世纪的主流文化,骑士文学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主流的文学。直到被塞万提斯的《堂吉柯德》消解。毕竟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骑士作为一种战争武器,当他们的作用在战场上无足轻重的时候,骑士的末日也最终降临了。
- 景宁|为什么职场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
- 广州市|国足输了不该输也不能输的一场!国足为什么总是输?
- 玩意儿$古人喜欢把东西装在袖中,为什么掉不出来这里面机关太多了
- 悟空$为什么收服九头虫时,孙悟空要多等一晚,你看他在求证什么?
- |为什么同一个公司上班的人差距这么大?不同的人对工作的理解不一样
- 孙二娘#武松血洗鸳鸯楼,连丫鬟都不放过,明明是怕泄密,为什么还留名?
- 靖康要录@宋朝究竟有多好,为什么都说宋朝幸福感最高,看完我想穿越宋朝!
- 祥云瑞鹤!为什么古代没人造假圣旨?看看上面第1个字,造不起!
- 文字$为什么鲁迅的文字到了今天仍然让人们深以为然
- 陶映红$《开端》为什么会进入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