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认知」打工人的自我修养( 二 )



用一个比较经典的总结来描述;
新手期 , 编程只是增删改查 , 外加复制粘贴;
发展期 , 开发不只是增删改查 , 还需要复制粘贴;
成熟期 , 研发就是增删改查 , 都可以复制粘贴;
只要处在研发岗位且做编码的同学 , 不管能表达多么高深的理论 , 或者设计复杂的架构;
都绕不开这个基本定律;
但是 , 不同的阶段中 , 认知层面的落差是巨大的;
同样是增删改查的逻辑;
新手期和成熟期 , 对于实现过程中的思考和逻辑都有巨大的不同 , 自然结果也不同;
同样是复制粘贴的动作;
新手期更多是复制别人的代码 , 粘贴到自己的逻辑中;
对于有积累沉淀的成熟期来说 , 更依赖复制自己的代码 , 粘贴到自己或别人的逻辑中;
04基于自己的专业范畴内;
从曲折的实践过程中 , 都会潜移默化的构建出相应的认知体系;
这是大部分研发选手认可的成长过程;
但是 , 在积累过程中 , 如果只注重把认知体系搭建在研发的范畴内 , 又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对于这个说法 ,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审视;
如果职场已经走到研发和管理岔路口;
偏向管理势必要降低研发的侧重程度 , 偏向技术势必要面对年龄段的问题;
如果职场还在起步阶段;
建议去研读一下晋级或晋升制度的文档 , 不管是公司内部或者外部的 , 都具备参考价值;
不同的职级都有各自的规则要求 , 这是大部分职场玩家进阶的缩影 , 也可以作为实践过程的方向指导;
首先要匹配环境的对自己的能力要求;
然后再不断的积累沉淀 , 并且改变自己 , 符合下一职级的要求 , 然后向上晋升;
05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
最常见的就是P(职级序列)和T(技术序列)两个范畴 , 也有M(管理序列) , 常用的序列号就是3-10;
可以自行参考公司的《职级制度》 , 重点是去了解不同职级下的要求;
不论是P职级 , 还是T职级 , 在职级要求的变化中 , 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在相对低(3-4)的职级中 , 要求在标准的流程中完成结果交付;
在相对中间(5-6)的职级 , 要求独当一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 并且对新人有引导;
在相对高(7-8)的职级中 , 要求项目和团队层面的主导能力 , 具备协作流程推进的主动性;
在相对顶层(9-10)的职级 , 要求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 战略的规划 , 业务的驱动和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公司中 , 上面是普遍使用的晋级制度;
06回到自身上来;
职级要求是大部分选手的必经之路 , 而对于那些天赋型或者资源型选手来说 , 无法以常理论之;
在变化当中;
反思实践过程 , 衡量认知体系时 , 目的就是避免自己进入误区 , 从而陷入被动的状态;
然而 , 如何去反思过程和衡量认知?
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 , 立足于职级要求和自己的工作经验 , 进行客观的判断即可;
注意:一定要客观 , 避免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 过度的主观意识就是片面;
先从意识层面 , 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的反思能力;
再来思考自己的实践过程 , 形成的认知体系 , 以及后续职业方向的选择;
普通选手少走弯路 , 也许才能走的更远;
07此前 , 有幸经历过创业公司的起步到平稳发展的阶段 , 这里指从租办公室起步;
对于职场初期的选手来说 , 也是某种意义的上的不幸 , 无论是沉淀还是认知体系 , 都无法把握其中的机会;
也经历过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中厂 , 也待过两年所谓的互联网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