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峡玉矿遗址|旱峡玉矿遗址

一、遗址概况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 , 三危山的后山东南部 , 西距敦煌市约 68千米 , 东北距瓜州 57 千米 , 南面为一百四十里戈壁 。 该区域为典型的亚洲内陆干旱戈壁荒漠区 , 属石质中山丘陵区 , 残丘连绵 , 砾石裸露 , 戈壁遍布 。 2014 ? 2019 年 ,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 [1]。 2019 年再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和航拍测绘 , 经调查该遗址东西 3000、南北 1000 米 , 面积 300 万平方米 。 共发现各类遗迹 147 处 , 其中矿坑 116 处、矿沟 8 条、岗哨 12 处、房址 8 座、选料区 3 处(图一) 。
旱峡玉矿遗址|旱峡玉矿遗址
本文图片

各类遗迹沿三条玉矿矿脉分布于山体的南北两侧 。 矿坑多为古代开采遗存 , 但有部分为现代开采 , 亦有少量矿坑、矿沟是在古矿坑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开采 , 破坏较为严重 。 矿坑多为近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的浅坑 , 口大底小 , 矿坑周边堆积大量的石料(图二、三) 。
旱峡玉矿遗址|旱峡玉矿遗址
本文图片

岗哨位于破碎石质山顶 , 多为近圆角方形和长方形的石砌建筑 。 各类遗迹分布特征呈现出山体顶部岗哨、山体两侧为矿坑、山麓附近为房址和选料区的组合特征 。
二、主要发现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发掘 300 平方米 , 清理房址、矿坑、岗哨共计 12 处(图四) 。
旱峡玉矿遗址|旱峡玉矿遗址
本文图片

房址包括地面石墙房址1座和半地穴式房址5座 。 半地穴式结构基本一致 , 平面呈圆角方形 , 由房址主体、门道、储藏坑(台)、操作台、灶、活动面等组成 。 其中 F1 ? F3 利用早期矿坑坑壁垒砌石墙建造(图五);F4 利用山麓山体一侧岩壁 , 地面垒砌石墙建造 , 房址内部结构与半地穴式房址结构一致 , 由房址主体、门道、灶台和活动面组成(图六);
旱峡玉矿遗址|旱峡玉矿遗址
本文图片

F5、F6 岩石之上直接开凿半地穴 , 之后垒砌石墙建造(图七) 。 矿坑为沿矿脉开采形成的浅坑 , 平面呈不规则形 , 口大底小(图八) , 矿坑局部保存玉石矿脉 , 部分矿坑壁保存火烧痕迹(图九、一○) 。
旱峡玉矿遗址|旱峡玉矿遗址
本文图片

旱峡玉矿遗址|旱峡玉矿遗址
本文图片

岗哨位于较高的山顶上 , 圆角方形或长方形的石砌建筑 , 保存较差 , 仅保存较矮的石墙 。 整个矿区形成较为分散的矿坑、房址和岗哨为组合特征的聚落分布结构 , 形成采矿、选料、防御一体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 。
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玉料及石料(玉料围岩)、动物骨骼等 。 出土陶片包括西城驿文化夹砂红陶(图一一) , 个别为彩陶 , 地表采集典型齐家文化橙黄陶片 , 饰有篮纹(图一二) , 骟马文化以夹砂红陶为主 , 少量夹砂灰陶 。 石器主要为采矿选矿工具和生活实用工具 , 采矿选料工具包括石锤和砺石(图一三) , 生活用具包括穿孔石刀和纺轮 。
旱峡玉矿遗址|旱峡玉矿遗址
本文图片

玉料主要为采矿残留的碎小玉料 , 以透闪石为主 , 多青玉、糖玉 , 从产状分析可分为山料和戈壁料 , 以山料为主(图一四、一五) , 戈壁料较少(图一六、一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