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古人把1斤定为16两,把筷子设计为7寸6分,其中有什么玄机

大家上街买菜都知道,现在的市斤换算最基本的就是1斤等于10两,这个可以说毫无悬念,想都不用想,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在以前,1斤其实并不等于10两,而是16两,所以我们在看古文或者古代戏的时候,千万不要拿现在的标准对号入住。另外,我们从网上或者超市买来吃饭用的筷子,长度基本都在20cm到30cm之间,这个似乎没有定数,完全要看个人的使用习惯或者厂商的制造尺寸。同样是在古代,人们却喜欢把筷子的长度定义在7寸6分,并且大家都像约定成俗一样。那么问题来了,古人向来注重传统,在很多方面都比较讲究,把1斤定为16两,把筷子设计为7寸6分,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奥秘呢?

杨辉@古人把1斤定为16两,把筷子设计为7寸6分,其中有什么玄机
文章插图

一、为何16两为1斤1、古代斤两的变化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率先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度量衡,从那之后,就基本按照1斤等于16两来计算,南宋著名的数学家杨辉在《日用算法》中,第一次以市斤换算为主编制了歌诀,从此也算是在民间普及开来。到了元代的时候,又出了一名伟大的数学家,他叫做朱世杰,在他的著作《算学启蒙》中把杨辉的歌诀进行了归纳总结,推进成了15句,这就大大降低了传播的难度,在民间也更为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人们普遍使用的称重工具叫做十六两秤,也叫做十六金星称,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制造的时候,借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共同组成“十六星”。

杨辉@古人把1斤定为16两,把筷子设计为7寸6分,其中有什么玄机
文章插图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朝历代的度量衡制度或多或少都改动过,有时候会根据现实情况来进行市斤的换算,按照《历代度量衡表》中的记载来看,秦代到汉代,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1斤为668.19克,隋末唐初为222.73克。另外,根据上世纪中期我国的考古出土情况来看,各地在市斤的换算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从主流来看,1斤等于16两还是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中原地区的民间也有很大影响力。

杨辉@古人把1斤定为16两,把筷子设计为7寸6分,其中有什么玄机
文章插图

2、1959年定1斤为10两现代被人们熟知的1斤等于10两,是我国在1959年6月的时候,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修改完成的,从此之后,我国确定了米制为基本计量单位,并且很快在全国开始普及实施。另一方面,我们也保留了传统市制,市制原本定16两为1斤,由于人们在换算的时候很麻烦,于是改为更方便整取的1斤等于10两。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按照相关规定,有一个领域的传统换算方式是没有改变的,那就是对中药的计量。时间到了1979年1月,我国再次改革了计量单位算法,在这次改革中最突出的一项,就是决定把中药的计量单位也改为米制,同时使用克、毫克、升、毫升来计算,不再使用两、钱、分等计量单位。

【 杨辉@古人把1斤定为16两,把筷子设计为7寸6分,其中有什么玄机】杨辉@古人把1斤定为16两,把筷子设计为7寸6分,其中有什么玄机
文章插图

1、中国筷子的长度说完了古代市制问题,我们再来聊一下筷子,按照以前中国人约定成俗的规矩来看,大部分地区使用的筷子都把长度定在了7寸6分,换算一下,也就是现在的22厘米到24厘米。用我们现代人的使用习惯来看,长度也是比较不错的,但是古人把长度定义为7寸6分,真的是仅仅为了拿起来舒服、方便吗?自然不是,这里也隐藏着一个特殊的含义,即“七情六欲”,以表示人类和动物有本质上的区别。当然了,筷子在我国出现和使用由来已久,自然不可能是古人发明出筷子的时候就把它的长度定在了7寸6分,从考古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发现,春秋到两汉之间的各种筷子,长度较后来一般要短不少,都保持在17厘米到18厘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