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这些与虎有关的文物,你都看懂了吗?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颉满斌
我国地大物博 , 历史悠久 , 不少出土文物堪称“世界之最” , 与虎有关的元素也比比皆是 。
《说文解字》称:“虎 , 山兽之君也 。 ”早在200万年前 , 被称为“中华祖虎”的现代虎祖先 , 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 , 与古代先民为争夺生存空间有过无数次“亲密”接触 , 因此当中华民族有了文化的时候 , 虎文化也随之出现 。
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虎形象 , 是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出的用蚌壳摆塑出的龙虎图案 。 此后 , 与虎有关的文物大量涌现 。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盘点一下 , 那些与虎有关的文物真迹 。
虎符
春秋战国时期 , 出现了专用于调兵遣将的铜虎符 。 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 , 分为两半 , 右半存于朝廷 , 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 , 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 , 方能生效 。
文物|这些与虎有关的文物,你都看懂了吗?
本文图片

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杜虎符 。
先秦虎符的存世量极少 , 其中最有名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杜虎符 。 此后除隋唐两代不用虎符外 , 历代均以虎形符牌作为调兵信物 。 明清两代的四品武官补服图案 , 也是老虎的形象 。 可见在中国传统虎文化中 , 老虎始终是军权和武力的象征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记载了魏国的信陵君无忌窃符救赵也成为战国时期的精彩故事 , 体现了智 , 凝聚了义 , 也包含了忠 。
虎节
错金铭文虎节 , 1983年在广东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出土 。 发现的时候 , 它被包裹于丝绢内放置在墓内随葬文物数量最大、品类最多的西耳室中部南墙根下 。
文物|这些与虎有关的文物,你都看懂了吗?
本文图片

南越王博物院院藏文物“错金铭文虎节” 。 图源:南越王博物院供图
虎节长19厘米 , 最高11.6厘米 , 最厚1.2厘米 。 个头不大 , 却异常精美 。 它用青铜铸成扁平板的老虎形状 , 成蹲踞之势 , 张口露齿 , 弓腰卷尾 , 尾部弯曲成“8”字形 。 虎眼、虎耳均由细金片勾勒 , 虎身上的斑纹是在铸出的弯叶形浅凹槽内贴以金箔片 , 双面共用60片 , 呈现出斑斓的虎皮形貌 , 华美生动 。
这件虎节主要用于驿传、出使、小规模调兵 , 与军事上的虎符性质不同 。 虎节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车驲” , “=”是古代常用的叠字符号 , 铭文可读为“王命命车驲” , 但最后这个“驲”字 , 曾经困扰学者们很多年 。
学者李家浩在《南越王墓车驲虎节铭文考释》一文中写到 , 铭文上有四个字 , 前几个都不难认 , 但最后这个 , 大家分歧不小 ,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是“(马+土)” , 也即“牡”字的异体 , “车牡”也就是“车马” 。 另一种意见也认为是“(马+土)”字 , 但应该假借为“徒” , 也就是步卒之意 。 但李家浩认为两种说法都有问题 。 他通过复杂的字形和读音的推论 , 认为应当是“驲”字 。
《吕氏春秋》里有“齐君……乘驲而自追晏子”的记载 , 高诱注:“驲 , 传车也 。 ”那么“王命=(命)车驲”也就是凭王命进行驿传的使者 。 左传记载“楚子乘驲” , 孔疏引舍人《尔雅》注:“驲 , 尊者之传也” 。 由此可见车驲虎节是身份高的人乘传时所用的凭证 , 这点从车驲虎节体积大且纹饰精美可以看出 。
西周虎簋(guǐ)
过年家人团聚 , 年夜饭是少不了的 , 而在西周的年夜饭上 , 大概会出现这样一件器具 , 虎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