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二 )


陆小琴笑称 , 或许正是因为有此前数年累月的木雕积累才奠定了自己的核雕基础 , 所以在转行核雕时便游刃有余了 。 “木雕都是有肌理的 , 雕刻时需要顺着肌理铲下去 , 而核雕是很细腻的 , 没有像木雕那样的肌理 , 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下刀 。 ”拜师学习的第一天 , 陆小琴顺利雕出了第一颗罗汉头 , 上手的速度远超他人几倍 。 就这样 , 陆小琴学了半个月就出师了 。 回家后 , 她开始了自身的研究创新之路 。
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文章图片

陆小琴作品《太湖霞光》
雕出世间百态 , 刻尽神仙万象
说起核雕 , 魏学洢的《核舟记》让这门灵怪之技口口相传、深入人心 。“…通计一舟 , 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 , 为楫 , 为炉 , 为壶 , 为手卷 , 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 , 为字共三十有四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嘻 , 技亦灵怪矣哉!”在陆小琴看来 , 《核舟记》中的这些描述就是核雕界的鬼斧神工 。
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文章图片

陆小琴雕刻的《核舟记》
出师后 , 陆小琴开始向《核舟记》发起挑战 。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有一艘陈祖章雕刻的核舟 。 我后来自己关起门来 , 花了一个月时间 , 根据核舟记描绘的那样 , 做了一个核舟 , 里面雕刻了18个人物 。 做这一作品是想印证自己的能力水平 , 当时没有按照别人的作品照片雕刻 , 而是全靠自己的想象 。 ”
雕完“核舟记”后 , 陆小琴完成了对技法的自我检验 , 也开始思考自己的艺术之路该走向何处 。 在雕刻主题上 , 她开始研究佛像、观音的雕刻方法;在技法上 , 则将木雕的技法镶拼、浮雕和多层镂空雕技术运用到了核雕雕刻上 。
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文章图片

陆小琴作品《八宝观音》
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文章图片

陆小琴作品《西方三圣》
“之所以选择佛教的主题 , 是因为这个受众面很广泛 。 同时 , 大家对佛和菩萨的这种概念是非常清晰的 , 所以你塑造出的佛和菩萨形象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是一种挑战 。 ”陆小琴这样说道 。 当然 , 其佛教题材的塑造并非是无根之水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雕刻的罗汉与佛造像参考了苏州的紫金庵里的佛造像 。
一枚盈寸核雕 , 从选核、布局、雕刻直至完成需经十几道工序 。 陆小琴说 , 雕刻作品是个漫长的过程 , 短则数日 , 长则个把月 。 同时 , 在她看来 , 真正融入作者思想的作品 , 才是有生命、有温度的作品 。
她的作品不局限于“千人一面”的十八罗汉、财神、弥勒等人物头像 , 而是更多地把历史、生活中的场景、个人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 创造出了许多新的题材 。 其中 , 她用六颗核雕“讲述”梁祝的传说故事——英台求学、草亭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相思成疾、化蝶双舞; 十二颗特长的橄榄核刻画的《金陵十二钗》 , 让观众于作品中窥见《红楼梦》所述的悠悠岁月……
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文章图片

陆小琴作品《光影春秋》
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文章图片

陆小琴作品《十二生肖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