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三 )


此外 , 其作品《在水一方》 , 灵感来源于《诗经》 , 在橄榄核内壁进行雕刻 , 采用薄意兼镂空的手法 , 张弛有度的柔韧 , 似真亦幻的诗意尽显其中;作品《十二生肖印章》取材于生肖、并与印章结合 , 趣味横生;而《荷塘私语》用一颗怪核营造“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舞动》取材于一枚老核 , 源起“禅舞”之意 , 人物的律动与线条在果核的曲面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而在为人父母后 , 陆小琴体会到当父母的不易 。 借此 , 她以空巢老人为题材创作了作品《守望》 , 刻画了一位牵着狗的老人站在村口望着儿女归来的场景;而作品《童年》则是呼唤家长反思孩子的童年与成长 。
自2007年入行 , 再到后来屡获大奖 , 短短数年间 , 陆小琴的名字在圈内大噪 。 2009年 , 其作品《五龙观音》荣获“2009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江苏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 2013年 , 她凭借作品《二十四孝》摘得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
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文章图片

陆小琴作品《童年》
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文章图片

陆小琴作品《二十四孝》
历经起落的光福核雕需要艺术的温度
核雕技艺从明代开始 , 走过了发展、繁盛、衰退的历史阶段 。 改革开放后 , 光福核雕又走上入了复苏时期 。
陆小琴说 , 近现代以来 , 光福核雕的生态是自发形成的 , 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起起落落 。 “这边光福镇舟山村的核雕艺人群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 过去这里有核雕厂 , 很多工匠原先是厂里的师傅 , 工厂解体后匠人们回归了家庭 , 为了生计便继续在家里做核雕 。 改革开放后 ,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核雕这一工艺 , 而这些匠人也随着这股浪潮来到了上海城隍庙、北京潘家园销售 。 随着核雕市场越来越火 , 商家便自己跑到光福这边来收货了 。 ”陆小琴告诉采访人员 , 自千禧年后 , 核雕市场就像股票那样拼命的往上涨 , 经过10余年的发展 , 核雕艺人的人数估摸着有上万人 。
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文章图片

清代陈祖章雕刻的核舟
陆小琴|非遗寻访|方寸核雕技艺,雕出事相百态
文章图片

苏州核雕代表人物周建明雕刻的《核舟记》
然而 , 历经巅峰之后 , 近几年随着核雕市场萎缩 , 消费群体缩小 , 技艺流失等原因 , 从事核雕的艺人开始变少了 。 与此同时 , 机器雕刻的出现也给手艺人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 在陆小琴看来 , 机器雕刻逐渐占据了传统的小商品市场 , 因为便宜 , 好卖 , 使得一些制作水准一般的工艺品被慢慢替代了 。 “市场上 , 很多工艺品的品质都差不多 , 而真正收藏核雕的人少了 。 ”
虽然机器雕刻增多了 , 但陆小琴对于精心制作的核雕作品依旧保有乐观的态度 。 在她看来 , 手工艺永远是稀缺性的 , 好的作品是有温度、有灵魂的 , 与冰冷的机器是两个概念 。
此前 , 苏州大学教授袁牧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就强调了在扫描、打印技术发达的当下 , 工艺美术的发展更重要的在于建立创新精神基础之上的思维 。 对此 , 陆小琴则认为 , 当代核雕已不再囿于传统 , 从刀锋从古典文献游走到万水千山 , 再至社会现实 , 当下的核雕技艺应表现当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