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青未了||来源于真实故事的原创小说:巧遇

沂河&青未了||来源于真实故事的原创小说:巧遇
文章插图
巧遇
文 | 刘宇
春节是国人狂欢节。
正月初四,时令已是立春,气温最低零下6度,最高也只有5度,初升的太阳挂在小城东南上方,光芒万丈的俯瞰着街市上的人群,人们三一堆,俩一团,或嬉戏追逐,或低声细语,或开怀大笑。都说是“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六九的第一天,河边的金柳在微风中摇曳,不知名的小鸟在枝丫兼跳跃,浅唱,一点也未透露出春天的讯息。我们欢度春节,满怀喜悦的迎来春天的开始,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还在回归的路上流连。
家在小区的A3栋六楼,站在阳台向远处眺望,薄薄轻雾笼罩黛青色的山峦,绵延的群山宛如苍龙横亘在沂河西岸。推开西侧的飘窗,沂河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
客厅内,老父亲端坐在沙发里,边说话边品茶,招呼客人坐下,大家都在谈论今晚冬奥会开幕式,预测会出现怎样的一种盛况,父亲扫一眼座中的每一个人,慈祥的目光好像是在人群里寻找着什么似的。
厨房里菜刀和砧板碰撞出欢乐的交响,翕动鼻翼有暗香浮动,抬眼仔细观瞧,才发现在客厅一角有墨兰开放,电视柜上的水仙花朵秀丽、清香典雅,盆栽的杜鹃花盛开如霞,青翠、鹅黄、深红,让这小小的厅堂充盈着春的气息。
“叮铃铃、叮铃铃”门铃声响了起来,“是谁呀?”小妹站起来准备开门,我朝她摆摆手示意先不要开门。推过门上的猫眼观察外面的情形。
敲门的是邻居老李,身后面的两个人面生得很,不像是小区的邻居。
“李叔,过年好,屋里喝水呀!”我一边和老李打招呼,一边用疑惑的目光打量他身后的两个人。
这时,有人已将茶水递到来人的手上。呷一口茶水,老李才将来意说明。原来,他后面的两个人是兄弟俩,临县苇园村的,来这里是寻找他爹当年的救命恩人,考虑的父亲是村里的老人了,对过去的事情可能知道的比较多,所以过来了解一下。
明白了他们的来意,我便将目光移向沙发上坐着的父亲,父亲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由慢慢抬起头,打量着眼前的这两个人,“您是苇园的?”父亲问道,
“是的,大爷。”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您贵姓?”父亲又问,
“免贵,俺姓张。”二人答道,
“我问个人您认识吧?”父亲又问,
“只要有名字,我们都能知道。”二人点头答道,
“奥,张明远现在还好吧?如果还在的话,应该有70岁了”说完,父亲微笑着看着眼前的兄弟二人,
“张明远?您认识他?他就是俺大大①。”说完话,这兄弟二人瞪大了眼睛,非常惊讶的看着父亲,脸上写满了疑问和不解,“您是怎么知道俺大大的?”
事情还得从上个世纪的1973年夏天说起。
我们村在县城的西边,小村的西面是沂河大坝,大坝外面是高大的杨树、刺槐、柳树组成的树行子,自北向南绵延不断,越靠近河边,高大的乔木逐渐的过渡到低矮的灌木丛,直至成为草地。
县城的集市就设在小村的中心大街上,骡马、牲口市则在大坝外面的树行子里。每月逢五排十是赶集的日子。四邻八乡,周边临县的人们也来这里赶大集,买卖交换生产和生活的必须物资。
1973年6月,又是一个逢大集的日子,上午近11:00,如火的骄阳挂在中天,炙烤着大地,人们纷纷戴起席结子②来遮阳,有的干脆躲到树荫下面避暑。
我家西侧立着一棵梧桐,树冠如伞盖,许多赶集的人喜欢在树下歇脚、乘凉。
父亲和母亲照常到集市上买菜,不知不觉之间便来到这棵梧桐树下,看到有的人靠着大树假寐,有的人则拿出捎带的煎饼,咸菜准备吃晌饭③,这时,从人群之中传来痛苦地呻吟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半大男孩,十五六岁的样子,抱着肚子跪在地上,身边哕了一大滩秽物,熏得人喘不过气来。父亲赶忙上前查看,只见这个少年脸色蜡黄,嘴唇发青,身体已经是非常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