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文章图片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文章图片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文章图片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文章图片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文章图片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文章图片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文章图片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文章图片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文章图片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文章图片

博物馆|不是我小看你,博物馆里人均文盲
这是不是你逛博物馆的日常
不仅不认识字:
多发于青铜器展区 , 青铜器名字里都是些笔画繁多、字形复杂的的生僻字 , 有些好歹能够凭借秀才念半边的真理蒙个读音 , 有些蒙都找不着方向 。
不信来挑战一下 , 看下面10个字里能认识几个:
簋、鬲、卣、罍、轙、軎、匜、斝、鑃、簠




簋(guǐ)鬲(lì)卣(yǒu) 罍(léi)
轙(yǐ))軎(wèi)匜(yí)斝(jiǎ)
鑃(diào)簠(fǔ)


还不会断句:
上面那种情况好歹能够安慰自己这些都是生僻字 , 除了逛博物馆 , 再没别的机会能用到 , 不认识也不碍事 。
可问题是还有更多文物 , 名字里的每个字都认识 , 但读起来却依旧磕磕巴巴 , 连断句都断不利索 , 仿佛没上过小学语文课 。
就比如下面这件清光绪时期的
明黄色绸绣八团有水缉珊瑚珠雀梅双喜字纹吉服袍料

怎么样 , 是不是已经舌头打结、脑袋发晕了?(正确断句将在后文揭晓)
就一块黄色布料而已 , 为什么要取个这~~~么长的名字?这一类动不动就十几二十几个字的文物名到底该怎么读?
文物的名字谁来决定?
有些文物的名字是祖传的 , 早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就已经被赋予了“姓名” , 并以文字的形式被留存在文物上 。
例如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 其名字就出现在了金朝人张著留下的题跋中 。
《清明上河图》题跋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子仲姜盘上 , 也带有“子仲姜沐盘”的铭文 。

唯六月初吉辛亥 , 大师作为子仲姜沐盘 。 孔硕且好 , 用祈眉寿 , 子子孙孙永用为宝 。
一般而言 , 像这类自带题记、铭文的书画和青铜器 , 名字基本都能得以保存 。 而其他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无从得知本名的那些文物 , 就得由考古学家或者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来给现场取一个了 。
但这个取名可比给人取名要讲究多了 , 根据《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手册》的规定:文物定名应科学、准确、规范 , 做到“观其名而知其貌” 。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 名字必须准确概括文物的特征 , 让人听到之后就能立马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