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专访|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写的是一种看向父辈的目光( 五 )


叶兆言:不是 , 我还是和我父母生活 , 毕竟祖父他们在北京 , 我们在南京 。 但我中学时 , 因为眼睛受伤在北京养过一阵 , 那时候伯父正好在干校 。 我少年时代话比较多 , 好像老人也觉得我知道的事多 , 看过的书多 , 喜欢背唐诗宋词 , 侃小说能把人侃得一愣一愣的 。 后来我知道 , 老人表扬我 , 说我能背诗 , 说我知道得多 , 其实是一种鼓励 。
是一种|专访|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写的是一种看向父辈的目光
文章图片

叶兆言与祖父叶圣陶
是一种|专访|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写的是一种看向父辈的目光
文章图片

叶兆言幼时(右三)与家人的合影
澎湃新闻:回想起来 , 你觉得老一辈对你最好的影响是什么?
叶兆言:总的来讲 , 他们会给我传递一个信息 , 就是做什么都好好干 , 认真干 , 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 这点其实很重要 , 他们没说一定要做作家或者编辑 , 三百六十行 , 干一行就干好一行 , 哪怕扫个地 , 也要把地扫干净了 。
我记得因为我眼睛不好吧 , 很多年前家里曾认真地希望我去公园养花 , 做一个很好的养花工人 。 父亲和祖父的书信认真地谈到这个事 , 祖父也会问兆言养花这个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 那时我曾很认真地有过这样的打算 , 现在想想就跟个笑话一样 。 我还做过无线电 , 玩过摄影 , 我那时摄影玩得非常好 , 自己做闪光灯 , 自己洗照片、放大照片 。 后来我没兴趣了 , 反倒是一点都不碰照相机了 。 大学毕业时同学们做纪念册 , 要洗照片、放大照片 , 我就说我来教你们 , 前几天我们同学聚会还说最早这个是跟我学的 。 当然 , 我年少时能玩这个 , 和家庭条件好肯定有关系 , 同时也让我的性格里有这样一面:一旦喜欢一个东西就会非常入迷 , 认真 。
面对写作这件事:
咬着牙 , 珍惜的 , “小车不倒只管推”
澎湃新闻:今年《收获》第一期发表了你的新长篇《仪凤之门》 , 蛮多人还挺意外的 , 觉得去年你发了很多中短篇 , 怎么一下又来了个20多万字的长篇 。
【是一种|专访|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写的是一种看向父辈的目光】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虽然是去年发的 , 但我其实前年(2020年5月)就写好了 , 在写完《南京传》以后 。 我是想写一个长篇的 , 但我在写作中属于信心不足 , 容易胆战心惊的人 , 觉得要写长篇必须得先备好很多粮草 , 所以就先写了几个短篇和两个中篇 , 放在那儿 , 然后慢慢地隔一段时间就往外拿一篇 。 所以去年别人都有个误会 , 以为我在写中短篇 , 其实去年整整一年我都在写《仪凤之门》 。
是一种|专访|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写的是一种看向父辈的目光
文章图片

澎湃新闻:为什么这次想写这个新的长篇?
叶兆言:一个职业作家很有意思 , 他脑子里有一大堆原材料 , 有很多想法 , 但最初的原点可能很小 , 就像《通往父亲之路》的原点是我的一段少年记忆 , 然后它慢慢长成了一个故事 , 我也非常享受它长成的过程 。 《仪凤之门》也是如此 。 我一直想写这样一个故事 , 隐隐约约地知道我该写这个东西 , 也知道得写20多万字 。 接着因缘也很重要 , 它和我住在长江边上有很大的关系 。 这些年我搬到江边来住了 , 窗外就是长江 , 我天天看着长江 , 然后我所在的这个地方就在下关 , 南京的下关曾经很繁华 , 总有些东西会让我坐在这儿胡思乱想 。 这篇小说的原点可能就是我坐在这儿 , 看着江水滚滚而来 , 突然想为它编点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