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专访|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写的是一种看向父辈的目光

作家叶兆言来自真正的书香世家:祖父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 伯父叶至善与父亲叶至诚都是优秀的作家与编辑 。 但叶兆言鲜少在人前提及家世 , 只在为数不多的散文里写到一点 。 在1990年代的一篇《纪念》里 , 他写:“我的祖父和父亲 , 不仅文章写得好 ,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非常好的人品 。 他们的人格力量为我被读者接受前扫清了不少障碍 。 我受惠于祖父和父亲的教育与影响这一点不容置疑 。 ”
也因此 , 他的中篇小说新作《通往父亲之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 这是65岁的叶兆言首次直面、致敬并反思父辈的小说 , 也是他想写很久的作品 。 小说从主人公张左的童年写起 , 并写到他的外公、他的父亲、他的曾祖父等几代文人 。 今年1月 , 《通往父亲之路》由译林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
“其实《通往父亲之路》这本书 , 它写的是一种看向父辈的目光 。 我甚至会想读者看过之后会不会也去反观与想象自己通往父辈的道路 。 ”近日 , 叶兆言就《通往父亲之路》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专访 。
是一种|专访|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写的是一种看向父辈的目光
文章图片

今年1月 , 《通往父亲之路》由译林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
原来 , 这篇小说的原点在于他想起了一段年少岁月 , 回忆的主角其实是他的祖父和伯父 。 那时伯父还在干校 , 祖父和伯父总是写信交流“如何养牛” 。 他一直帮两位长辈送信、收信 , 觉得两个知识分子整天谈的都是牛的事 , 特有意思 。
在这次对话中 , 叶兆言还难得地谈起了他的祖父 , 他的父亲 , 他的家庭教育 。 无论是考上大学还是发表小说 , 家里都很少表扬他 , 因为在他们眼里 , 学历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对待学问的态度 , 而发表小说在这个家里更是“见怪不怪” , “这可能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 好的是你没有什么压力 , 坏的是你一直很难获得成功的喜悦 , 这一点真是影响了我的人生 。 ”
他还相信 , 祖父与父亲都远比他有学问 , 有才华 , 但在写作这条路上 , 他们却不如他幸运 , 因为只有他可以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真正喜爱的写作中去 。 所以 , 他无比珍惜自己的写作 , 不断地写 , 不停地写 , 也会小心翼翼 , 胆战心惊 。
在写《通往父亲之路》时 , 他还常常想起1980年代——文学特别热的年代 , 他刚开始写作的年代 。 “可能也是在这时候 , 我觉得‘父亲’变成了一个象征的东西:我们都想走近自己的‘父亲’ , 结果我们越走越远 , 我们以为走近了 , 最后发现是越走越远 。 或者说 , 你会发现1980年代正在远去 , 甚至你所想象的1980年代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 那些复杂的感情都在这里面了 。 ”
几乎与《通往父亲之路》的出版同时 , 叶兆言的最新长篇小说《仪凤之门》也在2022年第一期《收获》发表 。 过去整整一年 , 他都在写这个长篇 , 但因为不断有中篇与短篇小说发表 , 别人都以为2021年是他中短篇再发力的一年 。
“我确实有一个挺戏剧性的变化 。 ”他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坦言 ,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 , 他总喜欢说自己在写长篇 , 仿佛有长篇写就是有天大的事 , 可以因此拒绝很多邀约 。 但现在说不清是因为什么 , 他不太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写长篇 。 于是 , 在写这个长篇之前 , 他先写好了几个中短篇 , 包括《通往父亲之路》 , 就存在那儿 , 隔一段时间就往外拿一篇发表 。 “年龄大了 , 没有一点‘存货’总是有点慌 。 我也想稍微悠着点 , 拿出去得慢一点 , 有点‘老小孩’的心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