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四海》到底差不差?

电影|《四海》到底差不差?
文章图片

春节已经过去 , 春节档也慢慢从人们的话题中消失 。 韩寒的《四海》在春节档的电影中显得有些古怪 , 也引起了不少截然相反的声音 。 作为电影的《四海》和作为创作者的韩寒似乎还都有可以讨论的地方 , 于是《单读》联合《鲤》杂志拟定了一份问卷 , 请作家、电影人、音乐人、媒体人作答 , 绝大部分得到问卷的朋友都给予了热烈认真的答复 。 我们的问题和他们的回答如下:
Q:“永远少年“曾是韩寒被大众喜欢的原因之一 。 现在人们却质疑 , 你怎么还这么幼稚?有人则认为《四海》里包含着难得的纯真 , 创作者的少年气是可以永远使用的吗?
双雪涛 , 作家
“永远少年”并不是我喜欢韩寒的原因 , 韩寒的出现是在我高中的时候 , 几乎可以称之为一道闪电 , 并不是说他奔跑和赛车的速度 , 而是他的亮度 。 后来博客时代来临 , 韩寒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看 , 那时候我正在上班 , 每天都期盼他的博客更新 。 韩寒以自己的作品 , 生活方式和变化 , 影响了极多我的同龄人 , 即使那些对他不屑一顾的人 , 也可能已经被他的行为立场轻微地改变 。 对于我来说 , 韩寒的存在就是一种可能性 , 这是在之前的中国没有出现过的可能性 , 而且他几乎和我一样大 , 也就是说 , 这种可能性如此近距离地可能属于我 。 中国人通常做事比较小心并且无时无刻都需要栖身于某种权力的结构里 , 少年的韩寒正好与此相反 , 对于其他年轻人来说不能不说是非常重要的启迪 。 后来的韩寒在变换着与外部世界相处的方式 , 不能算是“永远少年” , 更像是一个少年在飞驰啦的世界里寻找着自己的新位置 , 从《四海》来看 , 这个少年的内心里有未改变的部分 , 只是因为时间的流逝增添了某种感伤 。
班宇 , 作家
永远可以使用 。 中年可以 , 老年也可以 , 也不必区分性别和阶级 。 纯真肯定是一种精神疾病 , 需要根治 , 但少年心气是一种永恒的风格 , 是一股质朴而纯粹的、可以被印证的、可能形成某种抵抗的生命能量:不明所以的执着 , 与生俱来的热忱 , 义无反顾的迷恋 。 它的展现方式不是简单、幼稚的话语逻辑和冲动行径 , 而是本能与潜能的交互迸发;它的彼端也不是一场持久的成长历程、一种视野的过渡 , 或者一个注定失败的结果 , 而是对于诸如“文明”这种复杂创口的一次排异反应 。
顿河 , 制片人
少年气永远值得肯定 , 甚至是绝大部分创作的动力 。 但我们得首先明确少年气是什么 , 少年气如果是保有对未知的热情、对未来的希望、对善意的秉持 , 那么这种“永远少年”确实是受期待的 , 而且某种意义上还是被羡慕的 。 在《四海》里看得到导演伤感下的善意 , 不忿下的坚持 。 但少年有时候也与无力和简单相关联 , 愿少年气是出发时的勇气 , 不做路上的口粮 。
郭小寒 , 乐评人
《四海》里探讨的少年也不只是单纯和孤勇 , 有一些宿命和时代感的东西 , 其实在韩寒作为创作者的心中已经沉淀出来了 。 《四海》有很多闪光点和值得尊敬的地方 。 从具体层面来说 , 比如电影的配乐左小祖咒、陈光荣参与的制作 , 包括对痛苦的信仰、万能青年旅店、雷光夏等音乐人作品的使用都是非常精彩的 。 电影的声音处理包括引擎的声音也都很讲究 , 画面也有很有想象力的地方 , 而且视觉语言的准确和有效是惊叹的 , 不是那种空镜头的 ppt 堆叠 , 在电影院的大屏幕和专业音响系统里感受非常过瘾 。 《四海》的人物有着时代性和鲜明的底色 , 韩寒想通过电影表达和刻画的那一类人内心深处的“痛苦”是客观存在的 。 但这些痛苦是大家在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下想回避的 , 带滤镜或通过美颜修复的 。 只是他在“故事”层面是矛盾的 , 没有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 , 但电影就是讲好一个故事这个标准 , 也不知道是如何被定下的 。 创作者真正充分的表达 , 我个人觉得绝不是“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