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很快就守到了他需要的人才——在魏国得不到重用的公孙鞅 。 “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 , 看到招聘文书 , 自然就想到了到秦国寻求机会 , “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 然后经过几次君王面试 , 终于得到重用 , 开始实行变法 。
2、目的明确 , 来者无悔
秦孝公在“求贤令”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目的——“强秦” , 对于每一个看懂的人来说 , 选择去秦国就意味着与自己的国家为敌 。 战国时期纷争不断的情况下 , 自然就能筛掉一批既想获得高官厚禄 , 又不敢给自己的国家制造威胁的人才 。
历史上有很多的阳谋 , “求贤令”应该也算其一 , 秦孝公明晃晃地将自己的人才抢夺计划亮了出来 , 也将自己的野心直接告诉各国 。 从“求贤令”发往各国开始 , 从各国启程赴秦的人才都心知肚明 , 这将是一个代价很大的“无悔”合作 。
面对秦孝公的四处挖人 , 各国君王也根本没办法作出回应 。 本国的人才不可能真的全部用起来 , 找都找不到;找到的又不能真如公叔痤所言杀掉 , 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封锁消息更不可能 , 皇家之间通婚不绝 , 质子往来不断 , 根本封锁不起来……
二、厚赏之下 , 必有应者“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 吾且尊官 , 与之分土 。 ”这是求贤令中最实际 , 也是最有杀伤力的一句话 。
“尊官”与“分土”对于有才学的没落贵族来说 , 有着近乎于天然的吸引力 , 做得高官获赏爵位 , 不仅家族能得到振兴 , 子孙还可享受余荫 。
【秦孝公|从秦孝公的“求贤令”入手,浅析秦国的崛起之路为何无人才之忧】1、一人起则全家兴
还是从商鞅的实例来说 , 他本是“卫之诸庶孽公子” , 在魏国的时候虽然受到公叔痤的认可和临终举荐 , 却并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 。
等到他在秦国开启变法 , 获得认可之后 , “秦封之於、商十五邑 , 号为商君” , 从卫鞅到商鞅的称呼变化 , 就始于这片封地 。
在科举考试之前 , 人们获取官位和爵位的渠道并不多 , 更不用说在等级更为森严的战国时期 。
秦国的“求贤令”对于世人来说 , 给出的已经是最好也最快的回报 , 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和整个家族命运的机会 , 有什么理由不去争取呢 。
2、有才之人的不得不为
来自卫国的公孙鞅在魏国求职时 , 公叔痤认可他的能力 , 却直到临终之时才向魏王举荐 , 还不忘附了一句说明 , “王即不听用鞅 , 必杀之 , 无令出境”(《史记·商君列传》) 。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有才之人的求职环境有多恶劣 , 不得重用和杀生之祸就在一念之间 。
好在公孙鞅的运气不错 , 魏王只以为公叔痤老糊涂了 , 没把他的话当真 , 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隐患 。 几年后 , 魏惠王面对秦强魏弱的局势 , 不得不发出悔恨的感慨:“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 ”
倘若他真听了公叔痤的话 , 羽翼未丰的公孙鞅又哪里逃得掉 。
三、后代子孙的贯彻力度秦孝公的“求贤令”就像一块敲门砖 , 砸出了有志之士与大秦帝国的连接纽带 。
而自他开始 , 后世的每一代君王都贯彻执行着同样的用人标准 , 不拘泥于身份与籍贯 , 引进了各行各业的大批人才 , 既有指点朝政的名相 , 也有致力于生产生活的巨匠……
1、言出必行的榜样力量
商鞅在变法之初有一个很有名的“言出必行”的故事 , 就是南门立木 。 他命人在南门放了一块木头 , 然后发出嘉奖令 , 谁能扛到北门去 , 就给丰厚的奖赏 。 这种事看起来很荒谬 , 当然就很少有人去信 , 商鞅索性提高了奖赏 , 结果真有人去扛了 , 也真拿到了赏钱 。
- 富士康|郑州富士康招聘人员称很快招满,去年高傲走的,今年又得低头回来
- 应届生|毕业之后才知道,校招和社招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应届生应做好抉择
- 教师|中小学教师编制相关的八个问题
- 招聘|“老板”与“老板娘”的区别:我可能是个好员工,但我不称职
- 雕刻|为什么你的紫砂壶玩不了倒立?浅谈紫砂壶的气密性
- 钱币|2023年福字币,现在的市价是多少?
- 钱币|1张纸币,刚卖了74.4万!多几个字的特别珍贵
- 珐琅彩|钱币藏品是否放的时间长了就一定能上涨
- 连体钞|从无人问津到价值连城之“连体钞”
- 小叶紫檀|如何通过颜色,判断小叶紫檀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