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钱锺书说“边”|胡晓明

钱锺书|钱锺书说“边”|胡晓明
本文图片

刚刚过去的年底 , 和冒着严寒参加新一届上海市写作学会全体会员大会的朋友们会面 , 想到了这个题目 。
“边”是很美好的一个概念 , 是边缘的“边” , 也是靠边的“边” 。 在当代人的生活中 , 写作越来越重要 , 不仅不靠边 , 还成为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的肉身刚需 , 那为什么还要说“边”?我这里讲“边” , 不是要靠边 , 而是要清醒看到 , 现在这个世界有一个大的趋势 , 我们称之为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正在来临 。 有很多事情正在变化当中 , 每天的网络世界、微信朋友圈也很热闹 , 人类生存的文字状态正步入元宇宙的中心 。 然而我常常想关掉手机 。 太耗费时间了 。 我们不太提倡过于急切地挤在一个热点的问题上去发言 , 去写作 , 所以 , “边”不失为一种姿态 , 一种策略 。
金克木先生早就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就叫《说“边”》 。 陈平原教授最近送我一本书 , 讲到他与洪子诚教授也讨论过关于“边” , 关乎一个现代知识人的写作与研究的姿态 , 他们的说法大概归纳起来 , 主要是指一种平静、冷眼的心态 , 不居于中心 , 波澜不惊、后退一步的态度 , 以及一种思维的智慧 。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 , 穆旦的诗论中就讲过“居于边缘 , 悄然发力” , 是一种诗学智慧 。 不是轰轰烈烈地发力 , 而是悄然发力 。 钱锺书有一本文集就叫《写在人生边上》 。 所以 , “边”是一种缝隙 , 缝隙是一个撬点 , 思想和知识的撬点 , 面对的是系统的缝隙 , 撬动阅读的思考 , 去发现问题的裂缝和系统的空白点 。
“边”反过来也可以成为积极的进取 , 是一种机智而开放的思考方式 , 是逃离陈词滥调、规范文体、标准套路的一种非常具有文学陌生化效果的写作策略 。
【钱锺书|钱锺书说“边”|胡晓明】我相当赞成金克木、陈平原教授的这种态度 。 他们更多的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讲;我想补充的是钱锺书先生关于“边”的一个论述 , 他们都没有讲到 。
钱先生说“边”和“外” , 有时候“边”就是“外” 。 比方说“物在桌旁 , 钱在身旁” , 旁是边 , 但意思就是“外” , 钱和物都在人的“外”面;但有时候“边”与“外”又不一样 , 比方说“物在桌边 , 钱在身边” , 这个钱和物 , 并不在外面 , 而是在桌子上面和人身上 。 又比方说“儿女在身边” , 那就是儿女在很靠近甚至亲近自己 。 “钱在桌边”和“钱在手边”是不一样的 , 这个边就是既不属于自身 , 又靠近于自身之内 , 这个像绕口令一样的语言辨析 , 表明的是一种不即不离、虽外而内、似远实近的态度 。 (《管锥编》第三册 , 第866页 , 中华书局 , 1979)
从这里引申开去 , “边”的两重性极富于启示意义 。 一方面 , 写作人要意识到 , 你好像什么事都“沾边” , 但其实你还是在外面 , 所以要警惕自己 , 握有笔并不表明拥有真知灼见 ,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 “民科”满天 , 段子手遍地 , 到处是盲人摸象 , 随意扣盘扪烛 , 人人都可以成专家 。 这时“居于边缘” , 就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试图去发声 , 去外行充内行 。 另一方面 , 写作人又要懂得 , “边”又是一种特殊的“在场” , 是一番灵活的切入 , 而决不是完全置身事外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所以 , 前面讲的这个辨析 , 不仅是一种写作的姿态 , 更是写作人在这个时代的一种自我定位 。 可以说每一个认真而负责的写作人 , 今天都是在打一种“写作的有限战” 。 节制、冷静、理性 , 然而又毕竟是冷眼热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