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川合康三谈李商隐与诗歌( 四 )


川合康三:如果把这里的“诗歌”理解为中国古典诗歌、古典文学的话 , 情况在日本的确是这样 。 感觉在中国应该很不一样 , 我们看到古典文学研究者很多 , 图书不断出版 , 且读者众多 , 所以我认为古典文学在当下非常兴盛 。 我想这种活跃的状况日本是比不了的 。 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 肯定有人会担心古典文学的存在感在将来是否会变得薄弱 , 希望不会吧 , 否则人类文化会变得很贫乏 。
我长年隶属于“日本学术会议”的古典文化的分科会 , 正在讨论学校的古典教育 , 以及大学入学考试中古典部分的出题等相关问题 。 我们也调查了中国及欧美的状况 , 似乎全世界都有轻视古典的倾向 。 在这样的趋势下 , 古典文学很有可能会被时代抛弃 , 从而导致文化的衰退 。
【李商隐|川合康三谈李商隐与诗歌】虽然“外科”式的处理方法是在中学、高中的国语教育中重视古典 ,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改变文化的本质 , 使其更加丰富 。 文化动辄就会向简单的方向发展 , 今天的商业主义助长了其向轻佻浮薄的方向突进 。 如果放任不管的话 , 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古典诗歌也只会成为一具残骸 。
我们能做的事 , 是通俗易懂地向人们传达古典诗歌即使在今天也具备的丰富的文学性 。 简单来说 , 应该怎样去读 , 就是个问题 。 使作品生动起来 , 作为今天也通用的作品 , 就要看读法如何 。 可是研究者过于追求“学问”的严谨 , 没有出处的说法会被排除 。 在文学中 , 那些无法考证的事情里不是也有重要的东西吗?只拘泥于论证的话 , 离文学就会越来越远 。 如何去感受研究者严谨的态度和作品的文学性 , 使之并存呢?这虽然是个很难的课题 , 我们也必须在此矛盾中继续探索 。 关于这个问题 , 我在日文版《中国的诗学》中有所触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