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川合康三谈李商隐与诗歌

李商隐|川合康三谈李商隐与诗歌
文章图片

川合康三(章静绘)
日本汉学家川合康三是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 笔耕不辍 , 成果卓著 , 其著作《李商隐诗选》作为岩波书店长销品种之一 , 自2008年面市就收获了许多读者的喜爱 。 该书中文版近日由凤凰出版社出版 , 以“他山之力”解读李商隐诗 。 川合先生从李商隐诗中择选九十四首进行注释、今译、解说 , 译文和解说富于文采 , 既有个人风格 , 也凸显了原诗独特的色彩 。 如何评价日本学界研究现状?如何看待李商隐诗的价值?李商隐诗歌对日本文化又有哪些影响?在《上海书评》的专访中 , 川合康三先生对上述话题进行了讨论 。
日本从1914年起就有研究李商隐的著作出版 , 1950年代有了带译注的选本 , 1970年代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又开设李商隐研究班 。 可以说您的《李商隐诗选》是在日本学界对于李商隐研究的雄厚学术基础之上产生的 。 那么 , 能否请您向中国读者介绍一下日本学界对于李商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川合康三:的确如你所说 , 李商隐研究在日本有着比较丰厚的积累 , 举其要者 , 大致分为两类 , 一类是对李商隐诗的翻译 , 如森槐南的《李义山诗讲义》上中下 (文会堂书店 , 1914-1917年) , 选取的是清人冯浩注的编年部分;高桥和巳的《李商隐》 (《中国诗人选集》 , 岩波书店 , 1958年)选译了五十首;荒井健的《李义山七律集释稿》《李义山七绝集释稿》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学报》 , 1978-1996)选了七律及七绝一百首;以及我的《李商隐诗选》 (岩波书店 , 2008年)的九十四首选译 。 另一类是对李商隐作品的评论与考证 , 如高桥和巳的《诗人的命运——李商隐诗论》 (河出书房新社 , 1972年);詹满江的《李商隐研究》 (汲古书院 , 2005年);加固理一郎的《李商隐诗文论》 (研文出版 , 2011年)等等 。
从中国的学术史来说 , 清代关于李商隐的研究著作迭出 , 形成了一个高峰期 。 以至于岑仲勉说“唐集韩、柳、杜之外 , 后世治之最勤者 , 莫如李商隐” 。 刘学锴先生认为 , 这当与明代后期思想界带有初步民主主义色彩思想的兴起 , 对于主情型的李商隐诗文创作持宽容甚至赞赏的态度有关 。 您指出李商隐的诗最接近现代“诗”的性质 , 是否也可以从这一方面进行理解呢?
川合康三:到了明、清 , 学人对诗的文学性开始有所关注 , 是与对李商隐的关心度的提高相联系的吧?清代的注释虽说大体是用寄托说来解释的 , 但这背后不正是文学性的觉醒吗?感知到作品的好 , 和说出来为什么好是不一样的 。 我认为不能因为是寄托说就批判清朝的注释 。
一般情况下 , 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人而言 , 感觉是很遥远的存在 。 作为“诗” , 作为“文学” , 都不是具有向我们猛扑过来的性质的东西 , 而是被认为是进入了“古典”的框架中的文学作品 。 但是中国诗的一部分 , 作为现代的文学直接向我们逼近 , 就是杜甫、李贺还有李商隐这些吧 。 他们的诗为什么能直接抓住我们的心?我们的任务就是对此作出解释说明 。 我们要抓住的 , 就是此前未能说明白的直击心灵之处 , 并体验其意味 。
日本明治时代的汉诗诗人大沼枕山说:“一种风流吾最爱 , 南朝人物晚唐诗 。 ”他认为诗并不是盛唐时最好 , 晚唐诗才是达到极致的诗 。 您在书中也提到:“李商隐的诗包含着将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能性追求到极致的精髓 。 ”请问如何理解以李商隐诗为一大代表的晚唐诗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