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东方“天籁”奏响日本(侨界关注)

天籁|东方“天籁”奏响日本(侨界关注)
文章图片

日前 , 日本横滨中华艺术学校主办了一场“挥春送福”活动 。 图为活动现场 。 受访者供图
1月30日 , 由日本横滨中华艺术学校主办的第三届“挥春送福”活动圆满结束 , 许多旅日华侨华人与当地友人挥笔写下寓意美好生活的“福”字 , 现场还有古筝等中华传统民乐表演 , 气氛热烈、年味浓郁 。
除了借新春佳节推广中华传统音乐 , 该校还曾多次举办各类中华民乐演出活动 。
中国民乐魅力四射
24年前 , 横滨中华艺术学校创办人、中国古筝演奏家谢雪梅 , 只身一人到日本留学 , 毕业后便从事古筝演奏工作 。 她说 , “创办学校的目的 , 就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中国民族乐器的环境 , 由于我长期在这个领域里工作 , 接触到许多专业资源 , 后来就开办了中华艺术学校 。 ”
谈及学校的课程 , 谢雪梅介绍:“在中国传统民乐的教学科目里 , 学校提供古琴、古筝、扬琴、琵琶、马头琴、二胡、葫芦丝等教学课程 。 在师资的选择上 , 我也以最专业、严谨的考核标准招收团队 。 ”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 , 几年前 , 谢雪梅开始积极筹办各类文艺晚会 。 “文艺表演是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 , 除了能抚慰旅日侨胞的思乡之情 , 我也希望能借此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 让当地友人感受到中国民乐的魅力 。 ”谢雪梅表示 。
铿锵有力的二胡、低回婉转的马头琴、清耳悦心的古筝……当极富感染力的器乐响起时 , 台下喝彩声不断 , 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或相机 , 拍下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 。 谢雪梅感慨 , “我们办了3届文艺晚会 , 每一场都很成功 , 从观众席传来的赞叹与掌声 , 让我知道 , 这些年的辛苦与坚持都是值得的 。 ”
一场成功演出的背后是很多人心血的付出 。 “为呈现一场高品质、高水准的艺术盛宴 , 我们经常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进行筹备 , 不仅要保证演出节目的质量 , 还要确保灯光、音响、道具、化妆、摄影、摄像等幕后工作顺利运行 。 ”谢雪梅表示 。
谢雪梅也亲自登台独奏 。 “去年那场文艺晚会 , 我独奏了一曲《战台风》 。 此外 , 我还与两个学生一起演奏了古筝三重奏——《采薇》 , 她们的精彩表现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 , 我感到很欣慰 。 ”谢雪梅说 。
谢雪梅表示:“新的一年 , 学校将继续提升中国民乐的教学质量以及筹办更多文艺表演 ,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 为丰富海外侨胞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更多贡献 。 ”
马头琴声超越国界
除了古筝、二胡等广为人知的中华乐器表演 , 现场还有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声音”——马头琴 。 据悉 , 一些日本观众因为这台演出 , 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
身穿蓝色蒙古袍 , 手持马头状弓弦乐器的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腾朝 , 在文艺晚会上演奏了一曲《圣山》 , 独特的音色错落交替、婉转悠扬 , 让人仿佛置身内蒙古大草原 , 近距离感受“圣山”的自然魅力 。
马头琴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 , 与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 “小时候家里一旦有访客到访 , 酒足饭饱后 , 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唱歌、演奏乐器 , 耳濡目染 , 我自小便对马头琴情有独钟 , 它的声音与二胡、古筝不同 , 有点像摇篮曲 , 听着特别舒服 , 每当我思念家乡时 , 就会拿出琴拉上几段旋律 , 让自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 ”腾朝说 。
2003年 , 马头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 , 马头琴已成为蒙古高原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 同时也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 , 深受海内外民众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