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80后书家5获兰亭奖,书法技巧高超,但太过巧媚

彭双龙是当代优秀的80后青年书法家,大家对其人其书都不陌生。作为竞技书法机制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在情理之中。
书法家$80后书家5获兰亭奖,书法技巧高超,但太过巧媚
文章插图

在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上的颁奖词也说到这一点:
也就是说,彭双龙有过五次入选兰亭奖的经历,他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耀眼的艺术才华,于此可见一斑。
书法家$80后书家5获兰亭奖,书法技巧高超,但太过巧媚
文章插图

“巧媚”二字可以概括彭双龙书法的总体特征。艺术总要讲究技巧,而技巧首先当然要讲究巧妙,董其昌最知此中奥妙,故其论书,言必称巧妙。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过巧过媚则会走向反面。而一味追求技法上的巧妙,终会失却内涵的丰富性,最终堕于俗媚的不堪境界。
书法家$80后书家5获兰亭奖,书法技巧高超,但太过巧媚
文章插图

彭双龙此次“兰亭奖”获奖的作品,以行草书《庚子抗疫记》为重头,隶书算是充数之作。其行草大致属于二王系列,字势则倾向于米元章,而字里行间又透露出白蕉行草的许多特征。
近几年的二王热、米芾热、白蕉热几乎都让彭双龙及时赶上了,可以说,彭双龙是一个擅长跟风的书法家。擅长跟风说明一个书法家的技法实力,也能说明一个书法家的审美追求。
书法家$80后书家5获兰亭奖,书法技巧高超,但太过巧媚
文章插图

任何优秀的书法家都是超强技法掌控能力和较高的书法审美追求两者结合的产物,最终能够在书法史上站住脚的书法家则是因其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而风格的取得首先是书法家具有独立的、不受他人干扰的审美追求,也就是独立的艺术思想。
显然,彭双龙是缺乏这种独立特征的。所以,就他目前的创作水平而言,获奖可以,在历史上站得住脚则距离尚远。
书法家$80后书家5获兰亭奖,书法技巧高超,但太过巧媚
文章插图

单从技法而言,彭双龙的行草书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是没有明显问题的。但其作品在给人的视觉新鲜感消失以后,很难再吸引人去产生回头反复欣赏的欲望,这就意味着他的作品不耐看。
作品不耐看大概有两大原因:一是笔法不够丰富,二是内涵比较缺乏。这两个原因在彭双龙的作品中都明显存在。就技法而言,彭双龙的用笔在严谨的前提下确实有些单调,单调的结果甚至影响了作品的笔力。力度不够,显然会影响到作品的耐看程度。
【 书法家$80后书家5获兰亭奖,书法技巧高超,但太过巧媚】书法家$80后书家5获兰亭奖,书法技巧高超,但太过巧媚
文章插图

应该说,生在唐代之后,我们就不能够说脱离唐楷的话,也就是说,唐代之后的书法家不学唐楷便会造成先天缺陷。而彭双龙的行书正缺乏这种支撑,也就是唐楷的支撑。
晋人书法固然没有唐楷的支撑,但晋人有后人所没有的魏晋风骨,精神因素可以弥补技法的不足。而对不知魏晋精神为何物的当代人而言,没有唐楷,行书的骨力很难具备,彭双龙行草书技法层面明显存在骨力不足的缺陷。
书法家$80后书家5获兰亭奖,书法技巧高超,但太过巧媚
文章插图

彭双龙行草书另一个不足则是在内涵方面,学晋人而未得晋人之韵。晋韵的内涵其实就是魏晋风骨。白蕉学晋,得其精神,得其风骨,笔墨间有一种萧散之气。白蕉学晋,先有唐楷功底,故其行草形散而神不散,以其得唐楷骨力之故。